第36章,孙权劝学立志(第2/3页)

作品:《三国:开局江东之主

不一会。</p>

接下来又来了几个问题,都是针对孙权新政策的问题,孙权一一给与了解答。</p>

现场提问的士子也理解了孙权的施政方针跟原因。</p>

看局势差不多了,文会应该也该差不多结束了。</p>

孙权自然而然朝前方走去,乔公也让开了位置给孙权。</p>

孙权扫视全场之后,将目光钉在江东士子的方向,然后说道:“诸位江东士子,孙权今日说的是,你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地方,有无数的中原百姓羡慕你们的生活,你们也许zui上可以很轻松说打仗就打仗,说突袭就突袭,但是想过没有,一旦谋划失败,去到战场上可真是要士兵、将士的生命去填的,或许未来还要赔上无数百姓,如果你们有朝一日执政或是投身军旅了,就知道战争的复杂性远超纸上谈兵,希望你们今后能多多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书,切勿纸上谈兵。”</p>

说完这句,孙权又对着荆襄士子跟寒门士子的方向道:“权希望天下一统,全国各地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但目前各路势力的形势不会如此,权也管不了外界太多。外界战乱频繁,各地诸侯为了一己之私利战争频发,百姓生灵涂炭,权接父兄遗愿领江东之地时日不长,但权会想尽办法让江东百姓无需担心战乱之祸,保的江东一地之太平,当然这也是权的主要职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目前江东应该还属于贫穷阶段,但是相信未来会有能力兼济天下,诸位如有同一志向着,皆可来江东!”</p>

“大丈夫应在最好年华立下志向,权的志向就是做大丈夫。”</p>

“大丈夫理应为拯救当今黎明百姓为己任,奋发进取!”</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p>

“每人职能分工不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每一个大丈夫都需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权的想法,与诸君共勉!”</p>

“如今之江东,正如孙权跟诸位的年龄一样,朝阳升起,是温暖人心,还是烈日灼人,全凭各位自身j决断!”</p>

听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经典名言之后。</p>

士子们也感同身受的理解到了孙权的志向!</p>

孙权劝他们结合实际学习的同时立下远大的志向。</p>

在一个中原长期经历动乱的时候,这样的抱负在这种场合说来无疑是对现场所有人的一种内心的冲击。</p>

很多江东人都是北方逃难过来的,孙权的话触动了在座的绝大多数人。</p>

现在的读书人还是比较纯粹的。</p>

包括士族在内的读书人,也并不是那种未来明朝东林党那种自私自利的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