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事发(第1/3页)
作品:《大宋潜火队》骨瓷的谜底,令人猜不透。</p>
越是猜不透,越令人后怕。</p>
没过多久,这谜底主动找上了真金。</p>
汴梁郊外的官窑起火了。</p>
官窑距离汴梁有三十里地,不在潜火军的防火范围内,但官窑是由皇家自办,属于重要资产。</p>
这一次,官窑第一时间派人骑马送信,报告失火。紧接着命令立刻到了潜火军,要求前往灭火。</p>
真金带了几乎整个营的潜火兵出发了。他们赶到的时候,官窑已经烧了大半。</p>
起火的主要是作坊区和仓储区,作坊主要是木棚搭建,一烧便是大火,很不禁烧。</p>
潜火兵的主要任务是搜救,确保整个窑场里,再也没有任何被困的窑工。</p>
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们无能为力。</p>
这里没有水车,潜火军士兵用水囊投掷到火焰上,火焰抖动一下,之后再没有任何的变化。</p>
这样下去,只能是白白浪费水囊。</p>
等到大火熄灭,潜火兵开始收拾残局。</p>
郊外的天空此时虽然晴着,但浓烟似乎还没有散去。</p>
阳光被阴霾遮住,窑场早被火焰熏黑。</p>
真金感觉背后好像有一双大手扇来扇去,凉飕飕的。</p>
他刚刚查到了血瓷,之后窑场便出现事故。</p>
奇怪,这些看似的巧合都很奇怪。</p>
灭火之后,真金张择端立刻开始在窑场调查火情起因。</p>
据说,火情是从窑炉引发。</p>
原因在于,窑场内的小窑炉炸开了。</p>
这种小窑炉又叫馒头窑,形状像馒头,适合烧制小件瓷器。</p>
窑炉炸开之后,火星飞溅,不过一会便引燃了周围的作坊。</p>
张择端在小窑炉发现了黑火药的残留物,一目了然,这很明显这是故意纵火。</p>
“这么大的胆子?又是火神?”真金感慨道。</p>
“火神不是已经放弃行动了吗?”张择端喃喃低语。</p>
过了一会,张择端又道:“不对!他们要反水!”</p>
“你是说,他们联合起来了?”</p>
“很有可能。”</p>
他们指的是太子和火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