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91(第1/3页)
作品:《《听话》周温宴程岁宁》哐当——</p>
房间的窗户突然被风吹开,</p>
惊醒了愣怔的程岁宁。</p>
她起身将窗户关上,然后锁住,</p>
站在窗边俯瞰楼下。</p>
这会儿应当是华师操场夜里最热闹的时候,</p>
但突如其来的狂风刮得人快要站不稳,许多人逆着风从操场往宿舍走。</p>
从各个方向散开,很快,</p>
操场便空了。</p>
程岁宁这才低下头再次看向屏幕。</p>
温周宴正专心致志地完成最后一步——拌面。</p>
摄像头是倾斜的,</p>
正好对准了他的下颔线,显得很消瘦。</p>
他不太利落地拌着面,</p>
看得出来他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p>
只是修长的无名指上戴着婚戒,</p>
就是当初结婚时买的那个,</p>
在明亮的白炽灯下格外耀眼,</p>
他时不时会抬起头看一眼屏幕,</p>
好似在确认什么。</p>
“再说吧。”程岁宁延迟回答了他那个问题,</p>
语气算不得温宴。</p>
这类话术就是体面的拒绝。</p>
温周宴自然懂,他头也没抬,只是拌面的动作顿了下,</p>
“哦。”</p>
等到他的面拌好,</p>
程岁宁把手机递还给漫漫,</p>
“你还要不要跟爸爸说话?不说话我就挂了啊。”</p>
她跟他也没什么好聊的。</p>
聊多了尴尬。</p>
漫漫一扭一扭地拿过手机,</p>
继续撒娇似地说:“bobo。”</p>
“嗯。”温周宴重新调整好角度,</p>
他笑着给漫漫展示他做好的面,</p>
“爸爸会做面了,</p>
等爸爸回去给你做好不好?”</p>
漫漫似懂非懂地点头。</p>
“你最近有</p>
没有好好吃饭?”温周宴笑着问他。</p>
漫漫只是晃动小身子,隔了几秒,程岁宁给他塞了一个小奶瓶,</p>
他抱着奶瓶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p>
“程岁宁。”温周宴温声喊她。</p>
“怎么了?”</p>
温周宴那边顿了几秒才道:“我们加个微信吧。”</p>
不是你把我从黑名单里放出来。</p>
而是加个微信。</p>
当做重新认识。</p>
程岁宁微征,</p>
正在思考有没有这个必要,就听温周宴补充道:“平常我不会打扰你的,就要跟漫漫视频的时候问问你。”</p>
程岁宁仍在犹豫。</p>
温周宴的语速快了一些,“我会尽量少打扰你的,如果你不喜欢可以屏蔽我的朋友圈,也能把你的朋友圈设置成对我不可见。”</p>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程岁宁再拒绝也不得体。</p>
她拿出自己手机,把他从黑名单里放了出来,给他发了个句号。</p>
“好了。”程岁宁从漫漫手里拿过了手机,佯装漫不经心,“你吃饭吧,我们也去了。”</p>
温周宴:“好。”</p>
话音刚落,屏幕就回到了微信主页面。</p>
他跟慕老师的电话打了近四十分钟。</p>
切出来之后,他看到了程岁宁给他发的那条消息。</p>
他迅捷地回复:=v=收到。</p>
等了会儿,程岁宁也没再回。</p>
他将手机放下,低下头开始吃饭。</p>
一个人吃饭总是缺了点儿什么,而且他是真的没有做饭天赋。</p>
面做咸了,但他也没扔,就那么吃了点儿。</p>
没程岁宁做得好吃,但吃了不</p>
会被毒死。</p>
他的要求真是低到令人发指。</p>
面最后剩一半,被他塞进了冰箱。</p>
-</p>
阶梯教室里坐得人并不多,温周宴在中排坐着。</p>
满头白发的教授在讲台上授课,ppt上一页页翻过,温周宴的手速飞快。</p>
等到最后一页ppt</p>
翻阅结束,教授也宣布了下课。</p>
温周宴把最后一个字母收尾,坐在原位置将这堂课的内容速记了一遍,等到本上的笔迹干了他才合上本子放进书包,起身离开教室。</p>
哥大的秋天跟北城几乎毫无差别。</p>
经过跟裴旭天的温度对比,他发现这边甚至比北城还要热一些,但风大。</p>
这堂课是这周的最后一节,上完已经是傍晚。</p>
天色将晚,远处天边红霞弥漫,明天应当是个好天气。</p>
温周宴一手随意插兜往外走,他有根据程岁宁的推荐去看了哥大的一些建筑,确实很奇特,也很漂亮。</p>
甚至拍了一些照,还在某个不知名摄影比赛上拿了个三等奖。</p>
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事。</p>
他今晚没什么事,隔壁的留学生祁川给他发消息,邀请他去家里吃火锅,说他外婆给他邮寄了一堆火锅底料来,保证够辣够鲜。</p>
只是祁川说吃火锅的食材还没买,而他懒得下楼,就让即将回来的温周宴带一些。</p>
所以温周宴下课后出了校园直奔超市。</p>
到了超市才发现,他其实并没有太多吃火锅的经验,所以连火锅里放哪些食材都不太清楚。</p>
只隐约记得一些</p>
,黄喉、毛肚、广式腊肠,这三样是程岁宁爱吃的,以往他们在家里点着吃火锅的话,程岁宁必点这三样。</p>
其余的他几乎是毫无印象,最后只能求助祁川。</p>
祁川堪称是超市小灵通,他不仅给温周宴列了食材,甚至语音告诉温周宴哪种食材在超市的哪个地方摆放着。</p>
在回家的路上,他偶遇了一对父女。</p>
女孩宴父亲聊今天上了什么课,哪堂课无聊,哪堂课有趣,最后抱怨自己的笔友上周没给她来信,非常令人失望。</p>
不过她也很担心是不是笔友出了什么事,所以打算这周再写封信过去询问。</p>
笔友这个词一下子就把温周宴拉到了很遥远的年代。</p>
他记得在他上初中的时候最流行交笔友,那会儿家家户户可能只有电话,手机还没普遍,微信这类社交软件更是还没诞生。</p>
互相写信还是很传统的方式。</p>
但那会儿大家收到信都会很开心。</p>
后来有了网络,写信也还风靡了一阵,因为有情怀。</p>
到他上大学的时候几乎很难看到有人写信。</p>
那对父女走远,他停在原地。</p>
刚好有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儿站在他面前,用英文腼腆地问他,“叔叔,买文具吗?”</p>
小男孩儿的英文发音很标准,衣服干净,大抵是哪家大人将他扔出来锻炼社交的,看起来温周宴是他搭讪的第一个人。</p>
因为小男孩儿的脸颊通红,额头都浸出了汗,询问完之后根本不敢看温周宴的眼</p>
睛。</p>
“有什么?”温周宴半蹲下身子温声问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