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军议(二)(第2/3页)
作品:《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而渭南士族此前捐兵献粮,已经在刘义真的身上下了重注,沉没成本摆在那里,即使夏军南渡,他们凭借坞堡的坚固,也能守上一段时间,不可能望风而降。
且不说赫连勃勃能否在刘义真回师之前攻破长安,就算打下了长安,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届时,渭北士族带着部曲追随刘义真南下,渭南士族也自带部曲赶来汇合,众人围困长安,而长安的存粮本就不多,城外又都是青苗。
赫连勃勃在缺粮的情况下困守孤城,又能坚持到几时。
刘义真对王修这位长史存着几分敬意,耐心解释了其中道理,而后言之凿凿:“赫连勃勃如若敢来,长安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王修不能反驳,他一个长史,不通军事,就算坚持反对也没有说服力,只得以目示意王镇恶,希望对方能够出言劝阻。
王镇恶于是问道:“敢问府主,夏虏来了多少人马?”
他刚从刘回堡回来,不知道最新的情报。
刘义真回答道:“七万步骑。”
王镇恶闻言笑道:“区区七万人而已,如今我军士气高昂,又有何惧!纵使渭北豪强临阵退缩,不敢举事,我等亦能败之!”
毕竟晋军也有六万五千将士,哪怕渭北豪强坐观成败,晋夏双方的会战兵力也相差无几。
诚然,晋军之中存在飞骑军这样的新兵,但七万夏军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锐。
“说得好!”刘义真站起身道:“我意已决,明日起,遣人在寡妇渡搭设浮桥,三日后,北渡渭水。”
如今渭水高涨,适合搭设浮桥的地方不多,寡妇渡便是其中之一。
说罢,刘义真看向王镇恶:“王司马,刘回堡三万将士能否赶上?”
王镇恶正色道:“必定如期而至!”
刘义真又扫过沈田子、傅弘之、段宏:“三位可愿随我北上?”
沈田子、傅弘之此前反对过河,是认为据河坚守的胜算更大,但在听了刘义真的作战计划后,其实已经动心,至于段宏,他一言不发纯粹是因为出身异族,行事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