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玲珑面前,无可遁形(第1/3页)

作品:《朝天阙

一场大雨,淋漏了半个藏经阁。</p>

刘驰驰晃步走进铜佛楼的时候,楼上下堆满了佛籍。</p>

没沾上水的成捆成堆地码放在一起。沾上水的被掀开一部一部搁在案几上晾着。那些泡上水的被一页一页拆开,一排一排按照页序放在阴凉处等待晾干。这些工作由悟门作为“师兄”带着几个小和尚在一点一点细心的做。</p>

主持大师带着几个监院站在门口,正在对着藏经楼指指点点商量着什么。</p>

刘驰驰走过去给主持他们微微躬身算是打了个招呼。</p>

他四顾看看满地晾着的经书,惊讶地说:</p>

“主持大师,这一场雨淋坏了这么多的经书?”</p>

明远合十回礼,然后感叹道:</p>

“是啊,这藏经楼年纪久远,屋顶破损早该修缮,疏忽了呀。”</p>

旁边一个监院接话:</p>

“主持,刚才已派匠人看过,屋顶尚是牢固,只不过日常忘了维护,有几处屋顶的瓦片被风吹松动了,露出几个不小的窟窿,这才漏进了雨,补上就好。”</p>

刘驰驰心里说,要不是小爷我趁天黑上房揭了你几片瓦,能漏成这样吗。</p>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p>

“哎呀真的是大意了,想不到酿成了这样的无妄之灾。”</p>

一边摇头感慨着,一边把话题转到经书上,说道:</p>

“这些泡了水的书籍是不能这样处理的,这样如是干了,要不就是粘黏在一起,要不就会皱得不成样,想要重新装订就难之又难了”</p>

主持听这话有些急了,这其中不乏孤本善本,他可不想被后世冠以保存不善毁坏典籍的罪责。</p>

“刘施主可有什么好的法子?”</p>

“有是有,不过......”</p>

“不过什么?”</p>

刘驰驰略是一沉忖,说道:</p>

“不过这法子是宫里集贤殿书院传出来的,不太好说啊。”</p>

“这可怎么办,刘施主你得帮帮老衲啊。”</p>

“算了,我们两下有缘。这样吧,我也算个闲人,给我几个人手帮忙,我指挥着弄吧,也算为佛门尽点微薄之力。”</p>

停了下,他看看几名忙活着的小僧。</p>

“这样,人手方面,你就派这几名小沙弥跟着我做个帮手,也好学着点,能不能学会就看他们天资了。”</p>

主持明远这才释然,一脸欣喜连声说道:</p>

“这个自然好,这个自然好,有劳刘施主了。”</p>

刘驰驰注意到,悟门离远着表情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这丫头今日怎的心思怪怪的。</p>

他就当没看到,打着哈哈把主持他们送走了。</p>

铜佛大殿一片宁静。</p>

他席地坐下,在身侧的铜盆里洗净双手,用白帕印干。</p>

几个小沙弥围着他一圈盘腿而坐,悟门坐他的正对面。</p>

他朝着悟门一笑:</p>

“接下来的步骤可要记得。”</p>

他在一面平整的地板上铺上一张黄宣,然后拈起一张湿透的书页,用两手平捏着平平整整地放在草宣上,最后又拿一张黄宣轻轻覆于书页之上,用手按了按,黄宣上立刻印出水印来。</p>

“这样就好了吗?”悟门问。</p>

“还没有,这样仅是吸去表面的水分而已。”</p>

他又拿出一张白色素宣平放地上,把方才吸干水的书页轻轻放上去,然后在上面又覆了一张素宣。</p>

“这样就好了,然后把它移到阴凉处。以此类推,把素宣夹着书页一张张摞放起来,最后上面压一件重物让其平整就可以了。”</p>

在每个人表示看懂了之后,他便安排沙弥们各自分工去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