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 怀念的,伊水河畔(第2/3页)
作品:《朝天阙》“龙门山?”苏楚澜的心里某一处神经跳动了一下。</p>
“是呀,就在龙门山山脚下那条河的附近。”</p>
“是伊水吗?”苏楚澜追问道。</p>
“对,就是伊水,哥你怎么会知道的?”</p>
“我一个朋友在洛阳待过,他告诉我的。”苏楚澜差点就把刘驰驰的名字说出来了。</p>
由远及近,季华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抱着一摞书,阳光地跑过来。</p>
“哥,过来请我们吃饭啊?”</p>
江惠瞪他一眼。</p>
“会说话不,高材生,就不能我们请哥啊?”</p>
季华被他女人呛得呵呵直挠头。</p>
苏楚澜抱歉地说:“我一会还有事,再说,你们明早还要赶火车,今天就不请了,等你们回来给你们接风吧。”</p>
他转而问季华:</p>
“洛阳伊水的事是怎么回事?”</p>
这句话问得季华打开了话匣。</p>
“哥,这事跟江惠聊了没意思,只有跟你聊才有意思,你是学理科的。”</p>
江惠在一旁撇撇嘴表示不屑,蹦跶到章迪那边去聊女生的话题了。</p>
季华接过苏楚澜递过的南都烟,点上说道:</p>
“我们无线电发烧友里面有一个非专业的组织,叫ham,中文名字叫火腿。最早是由三个哈佛大学的无线电爱好者发起创办的,现在已经作为全球无线电爱好者的统称了。</p>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这其中可是高手众多,厉害的连专业无线电工程师都自愧不如。”</p>
“我听说过。”苏楚澜说道:“那跟电磁波扯上什么关系?”</p>
“无线电波本来就是电磁波啊,只不过它是频率在300赫兹以下的电磁波而已。”</p>
“哦,懂了。”苏楚澜点头,他不得不提醒这个技术控的大个子道:“别给我基础普及了,直接说主题。”</p>
“哦,是这样,前段时间我们群里有几个发烧友在洛阳户外野营的时候,无意间用他们自制的收发设备接收到一段莫名的电池波频率,通过几个技术高手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段电磁波的出处应该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准确说是在唐末,公元870年到876年之间。”</p>
“都能这么精确了!”苏楚澜险些要叫出来“可是,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截获的这段电磁波是来自唐朝,而不是现在的呢?”</p>
“根据它的衰减速度啊,任何电磁波在空间里存在,随时间的推移,它都是要衰减的。只不过根据它的产生源的不同,它的衰减速度也各不相同而已。”</p>
苏楚澜有些懂他的解释了,他进而问道:“可是,最大的问题,唐朝那时哪来的电啊,那时距离电的真正被发现和应用还有近千年的历史呢,就更不要说产生电磁波了。”</p>
季华显然比他还要激动,眉飞色舞地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