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韶关,宝林寺的和尚(第2/3页)

作品:《朝天阙

几个人齐齐回头望去,只见到不远处,殷家老夫人正由婢女陪同着不急不慢地走过来。</p>

这老夫人虽被称作“老夫人”,按照阿蛮的说法也有五六十岁了,但不知为何看来年纪并不太老,就像是驻颜有术一般,颜面红润,气色尚佳,不禁让刘驰驰想起了清凉山顶的那尊栩栩如生的山神像来。</p>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觉怦然一动,突然回忆起甜儿所说的,有关山神狱族的一些话来。</p>

如果按照狱族的平均年纪为三个甲子来算的话,这殷老夫人六十岁左右,岂不刚是一个甲子的年纪。这个年纪对狱族而,恐怕只是刚过青年而已,难怪这老夫人看起来一点都不显老,倒有一种人近中年风韵犹存的丰腴之感。</p>

他正想着,殷家老夫人便仪态万方走到了他们面前。</p>

殷十六连忙把背在身后的双手放下,表情甚是恭敬地唤了一声“母亲”。叫完之后,便顺手着把自己的几个朋友一一向母亲作了介绍。</p>

介绍到刘驰驰时,殷夫人带着笑容说道:</p>

“刘公子就不用介绍了,他早你们几天回来,我同他早些时候就见过面了。”</p>

听她说罢,刘驰驰含笑点了点头,眼神不经意地朝她右手腕上望了一眼。</p>

在她保养得珠圆玉润的手腕之上,果然有道不起眼的浅色痕迹,似是长期佩戴过镯环之类的饰品所致。</p>

而那件饰品何在呢?刘驰驰微微一笑,答案掩在他的笑容之中。</p>

听介绍默余时,当听说他为吴王名门之后,她一脸敬重地点了几下头,略带凝重地说道:</p>

“李唐一代的兴衰全仗你这一辈了。”</p>

介绍完之后,她转头又向那和尚释行文问道:</p>

“小师父来自南方哪座名刹?”</p>

释行文合十一揖道:</p>

“小僧来自韶关宝林寺。”</p>

听闻此,殷老夫人顿时作色道:</p>

“可是那南宗禅法的发源之处?”</p>

释行文点头称是。</p>

此时殷老夫人一脸皆是崇敬之色,立刻请释行文重新入屋内歇下。</p>

释行文心中不解其故,但对于老夫人一片好意又不好意思推托,只能暂不提离开的事,重新回到屋里坐下歇息。</p>

回到大厅里,对于刘驰驰和李默余的一脸看不懂,殷十六笑道:</p>

“你们看出家母的厉害了吧,我们三人苦劝半天都没将那和尚留下,我母亲只一句话,那和尚便乖乖定心住下了。”</p>

听他这话,殷老夫人脸上微作不满,斥了他句:</p>

“十六你这孩儿怎么说话?以后再不得和尚前、和尚后的,得以师父称之,人家是出家得道之人,听到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