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此行,早被洞悉(第2/3页)
作品:《朝天阙》“算了,你们不要谢我,要谢只管去谢老夫人吧。”</p>
刘驰驰和李默余两人惊喜不已,连忙向甜儿讨教办法。</p>
甜儿这才告诉他们:</p>
“明天要去报恩寺里听高僧讲经,跟着老夫人一起去准保没有问题。”</p>
“老夫人也去吗?”</p>
甜儿笑道:</p>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这金陵城里哪座寺庙没受过老夫人捐赠的香火钱,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善银,但凡是功德碑上,我家老夫人的名字总是排在首位的。所以像这讲经大会一类的佛门盛典定然少不了邀请老夫人去的,坐的也自然是贵宾坐席。”</p>
刘驰驰一想也对,老夫人常年礼佛,在这金陵城里肯定是挂了号的vip,但凡有些佛教盛典之类,她一定是捐赠善款的大户,这等尊荣,到哪座寺庙里去,都一定会是礼遇有加,自己怎会忘了这尊“大靠山”?</p>
他与默余对视一眼喜道:</p>
“那这样正好,明天我们就跟着老夫人混了。”</p>
泠竹微是皱眉,瞥他一眼道:</p>
“混什么混,说话怎江湖味道这么重?”</p>
他吐吐舌头看泠竹一眼,不敢再嘴欠了。</p>
泠竹已养成了饭后要去庵堂陪老夫人一会的习惯,有时也会留在庵堂陪老夫人一起用膳。相处久了,老夫人也愈发喜欢泠竹,看她的眼神总透着看女儿一般的亲切,连甜儿有时也会开玩笑一般撺掇老夫人再认一个干亲。</p>
老夫人虽有此心,但无奈泠竹已是束长老的义女,所以也只好惋惜作罢,但疼爱她之心却是一丝未减。</p>
连刘驰驰看了,有时都不得不感叹泠竹身上那股强大的亲和力。</p>
年幼失亲者,往往是亲情最有力的诠释者,这句话用在泠竹身上真是恰如其分的准确。</p>
突如其来的转机让他心情稍有些好转,不再沦陷在对时空那端现实的挣扎之中,可他总觉得有话还需要跟甜儿单独聊一聊,还有一些问题盘亘在他心中久思而不得其解。</p>
饭后,趁着泠竹要去后院陪老夫人,他和默余故意在小厅里逗留了一会。</p>
甜儿指挥着仆从收拾一当之后,亲自泡了壶香气袭人的茉莉花茶递到他们手中。</p>
“时令季节就要喝些时令的花茶,别学着十六整日里端着他那只生垢的紫砂壶不放,年纪轻轻,一副老茶客的模样。”</p>
他接过话问道:</p>
“十六那边可有消息了?”</p>
甜儿皱了皱眉,摇头道:</p>
“还没有。”</p>
李默余略皱起眉头,试探着问道:</p>
“不会关赊刀人什么事吧?”</p>
“不会,自狱族大会之后赊刀人已散,世上不会再有赊刀人了。”甜儿肯定地回答。</p>
“那就怪了。”李默余自自语道,再次陷入了沉思。</p>
“有一种最坏的可能性。”甜儿自忖着说道。</p>
“什么?”他们抬起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