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熟。”静安太妃说,“端妃闭门不出都好几年了,当时永乐还小,养在太后膝下,和她没什么来往。”</p>

晚余越发奇怪:“既然不熟,永乐怎么会想到和端妃一处吃斋念佛?”</p>

静安太妃便大致和她解释了一下:“就是前段时间,中山王把你们所有人都关押在寿康宫时,端妃不是也来了吗,</p>

永乐见了她,说别的妃嫔都惶惶不安,唯有她心静如水,不受任何干扰,于是就对她生出些好奇,去她房里和她一处说过几回话。”</p>

静安太妃说着叹了口气:“永乐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许是姻缘不顺,心中郁结,就和端妃有了些惺惺相惜的感觉吧!</p>

后面我一提到给她相看人家,她就说嫁人没什么意思,与其嫁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如绞了头发做姑子自在清静。”</p>

晚余听了,半晌没有语,想起前年的接风宴上,祁让打算给永乐公主和沈长安赐婚,被沈长安当场拒婚的事。</p>

那天之后,她就没怎么关注过永乐公主,也不知道她是否又相看过别的人家。</p>

不过听静安太妃的描述,可能除了沈长安,她也没有看上别人吧?</p>

晚余不免有些唏嘘,因为涉及到沈长安,便也没再往下说。</p>

静安太妃缓了一阵子,屏退了下人,又语重心长地劝她:“我知道你现在肯定很不好受,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被架上了皇后之位,被迫接下这么个烂摊子。</p>

可是现如今的后宫,除了你,确实也没人能担此重任了,况且皇帝登基七年不立后,对前朝后宫,乃至江山社稷都很不利。</p>

你心里对皇帝有怨我也知道,但事已至此,一味的自我消耗也没什么益处,你要记住我从前和你说过的话,</p>

不着急,慢慢来,凡事讲究个水到渠成,或早或晚,人生总有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的一天。”</p>

晚余苦笑:“真的会有吗,我怎么觉得我的峰回路转不是往好的地方转,而是越转就越陷得深呢?”</p>

“那要看你以什么心态来看待这件事。”静安太妃说,“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身自在不如心自在,心自在了,何处不是乐土?”</p>

晚余默默不语,眼中仍有迷茫。</p>

静安太妃笑了笑又道:“你年纪还小,我说的这些你可能还参不透,那你就换个思路来想,</p>

你现在已经是皇后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受气,也只受一个人的气,除了那一个人,万民都要跪伏在你脚下。</p>

你若嫁个寻常人家,公婆你要晨昏定省,妯娌小姑你要处处忍让,还要为夫君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大好的年华不也一样消耗在后宅之中吗?</p>

都是后宅,试问谁家的后宅能大过天子家的后宅?</p>

都是给人做媳妇,试问谁家的媳妇能比皇后还要尊贵?”</p>

她顿了顿,又拉着晚余的手轻拍:“哀家只是个困于后宅的妇人,或许我的眼光和思想都很局限,但不管怎样,人总要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才有能力去谋划将来,你说对不对?”</p>

晚余摇头:“我不知道,我心里乱得很,已经分不清对错,我需要好好想一想。”</p>

“是要好好想一想。”静安太妃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困惑对你来说都是一时的,哀家相信,你总有想明白的时候。”</p>

晚余不置可否,又坐了一会儿,见静安太妃身子没什么大碍,便起身告辞而去,临走前叮嘱周嬷嬷和其他的宫人小心伺候。</p>

众人跪在地上,齐声高呼:“恭送皇后娘娘。”</p>

晚余腰背挺直,步子僵硬地走了出去,直到坐上肩辇,才长出一口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