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八比(第2/3页)

作品:《状元郎

“当然保险起见,下课后时间宽裕,还是要趁热整理回正常的文字。”苏录轻声道。

“你这法子不错。”张先生不光实事求是,而且颇为敏锐,问道:“这些符号应该是宋朝三十六字母之类的东西吧?”

“应该是。”苏录点点头,虽然他也没接触过‘三十六字母’,但汉字‘顾名思义’的功能告诉他,应该跟他想的差不多。

“不过你这些符号,看上去要比‘三十六字母’之类的简单多了。”张先生不愧是教书先生,职业病发作道:“回头有时间,能否把你的注音符号整理出来,给为师一观?”

“遵命。”苏录沉声应下。他正好想看看,大明的读书人,能不能接受注音符号呢。

“时候不早了,快去吃饭吧。”张先生终于放人道:“我看你还挺聪明的,要勤学多问,把心思用在正道上,争取能留下来。”

“是。”苏录再次拱手应下。

~~

待张先生离开讲堂,苏录也拎着干粮袋前后脚出来。

苏淡从藏身处倏然闪现,关切问道:“哥,没吃板子吧?”

“没有。”苏录摇摇头,问道:“你吃了吗?”

“没,等你呢。”苏淡招呼道:“走,我发现个好地方。”

他便带着苏录,来到书斋东头的小花园。太平书院是很明显的苏样建筑,自然也讲造景。在屋舍间的空地上,建了凉亭,种了桃树。

大西南春天来得早,此时桃花已经含苞待放,在白墙掩映下分外娇艳。

“这不比在餐堂吃饭舒服多了?看着风景用餐,还能随便说话。”苏淡在凉亭坐下,笑着搁下干粮袋,打开自己的酱菜坛子道:“尝尝我娘酱的豆豉麦穗,我打小就愿吃这口。”

‘麦穗’不是麦穗,是一种河里常见的小杂鱼。不值得钓,还成群结队闹窝子,深受钓鱼佬痛恨。

不过经过苏淡处理,看上去就多了。苏录拎一条小鱼尝了尝,连骨带肉都透着豆豉香,确实很下饭。

赞美了两句他手艺,苏录也拿出大伯娘做的肉末梅菜与苏淡分享。

“先生留你干啥?”吃饭时,苏淡又好奇问道。

“我不是最后一名吗?先生训诫了我几句。”苏录笑道:“先生是个好先生,就是话密了点。”

“当先生的都这样。”苏淡心说你爹也一样,又哼一声道:“他们要是知道你三个月就考进书院来,看谁还敢瞧不起你?”

“好汉不提当年勇。”苏录却不以为意道:“最有说服力的永远是下一次考试。”

考试是在去年腊月,所以说‘当年’也没错。

“下次考试咱们怕是更拉稀……”苏淡苦着脸道:“你没看先生讲经书,也是侧重于如何作文吗?显然默认大家都学过破题作文了。”

“嗯。”苏录点点头道:“所以下午制艺课一定得好好听。”

“就怕跟不上啊。”苏淡哀叹道:“我在咱们族学里可是最好的学生,超过其他人一大截那种,来了这里怎么直接成最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