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全县第三(第2/3页)
作品:《状元郎》“好。”苏淡便加到七个字:
“道生新绽微红花。”
“岸垂嫩染轻绿柳。”
“道生新绽微摇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绿柳。”这次苏录早有防备,陷阱没有奏效。
“道生新绽微摇乱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斜绿柳。”但也确实越来越难了,苏录思考良久方对出来。
苏淡赞许点头,没想到哥第一次就能对得这么好……
其实他出对也越来越吃力了。硬凑当然不成问题,比如道前面加个‘驿’,花后面来个‘枝’,但那对对对人没有任何的难度,还不如不出。
但第一次作对,哪能断在自己这个出对人身上?岂不让哥小瞧了?苏淡便硬憋出十字道:
“道生新绽微摇碎乱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散斜绿柳。”苏录已经摸到了点门道,发现字数越多,就越为难出题的。
反而是对对子的,亦步亦趋便可,难度反而降低。
他知道苏淡是个什么性子,便主动叫停道:“对不下去了,就到这吧。”
苏淡年纪还小,看不出秋哥儿在照顾他的面子,还在那松口气道:“哥太厉害了,第一回就差点把我逼到词穷。”
“哈哈,练习而已,胜负心不用那么重。”苏录笑道:“再换个词重新来过!”
通过这一番作对,他了解了张先生的良苦用心。属对训练确实太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了,而且好像跟破题的作法有相通之处,这一课确实该补上。
~~
在张先生的悉心教导下,苏录很快适应了书院的节奏,每天上午的经义课,他已经完全能跟得上了。张先生也很快讲完了《大学》,开始带着弟子们学《论语》了……
下午的制艺课就吃力多了,主要是同窗们早就学过八股,先生不可能等着苏录一个。短短一个月时间,便讲完了‘破题’、‘承题’、‘起讲’、已经开始正式讲八股了……
苏录没办法,上课只能囫囵吞枣,全靠下课和放学后拼命赶进度。
张先生虽然替他着急,却坚持让他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步都走踏实了。不许他没学会走就想跑。
直到苏录破题作得及格了,张先生才让他试作承题,而这时已经是二月中旬了,距离第一次大考只剩一个月了。
二月份苏录学得焦头烂额,但身边的好消息真不少。
先是干甜水铺子开起来了。干娘按照苏录教的,将那套黑话版的发展规划讲给了马千户。老马虽然没听懂,但大受震撼……
人总是这样,对自己搞不懂的领域肃然起敬,马千户现在坚信干事业高端大气上档次,只有她这样的行家才能玩得转。
于是他非但坚决阻止了小舅子,往甜水记插一杠子的企图,还把手里最好的一家店面拿出来入股。
苏录放学时顺道看过这家店,位于镇子中央的三岔路口上。一条路通赤水桥,一条通向河伯庙,还有一条则是进出太平镇的必经之路。
“这是黄金地段啊。”苏录站在已经开始装修的店铺二楼,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是啊。”老板娘蓝布包头,身上脏兮兮的,白皙的额头上还有一点灰。“除了店面小了点,没别的毛病。”
“开饭馆是小了点,但卖甜水正合适。”苏录笑道:“物尽其用,咱们千户是精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