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烽火蓟州路(二)(第1/3页)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朱慈炅的御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三层御舟上的日月北斗旗和龙纹明旗都向天津文武表明,皇帝在船上。

袁可立不再理会卢九德,带领文武上前跪迎。刚结束会议的诸将监军率先下船,上岸组织聚集本卫人马。

四周的漕船和车船将船上士兵放到北岸后,又急忙去接北岸骑兵,人马众多,却也没有闲人。

甲兵碰撞的声音,互相喊话的声音,战马嘶鸣的声音,脚步奔跑的声音,在天津三岔河码头上喧哗。

孙传庭是从御舟上下船的第一个文官,他同样有些慌乱,冲袁可立微微拱手就向吴惟业和卢九德的方向跑了过去。

“你们是先锋。现在蓟镇情况不明,陛下有疑,沿途注意警戒。今天先到武清杨村驿,在那里扩建营地,将武清守御千户所收编了,保障粮道要用到他们。到达杨村驿后,要连夜派人向香河方向侦查,这是军令。清楚没有?”

吴惟业有些紧张,但还是拱手接令,“明白。”

“去吧。一路小心。”孙传庭拍了拍他战马,转身又去找雷霄卫的聚集地。

雷霄卫的主将临时换成了汪起龙,但有李国辅在,倒还算问题不大。但他们火炮组装运输是个大麻烦,虽然都是轻炮,但肯定拖累行军速度啊。

孙传庭之后,杨嗣昌也下船了,他直接走向袁可立,躬身施礼。

“下官天工院行走、军事参谋杨嗣昌,见过抚台。户部分司刘大人可在?”

袁可立身后一名官员起身,“下官就是。

杨嗣昌拱手致意,“奉陛下谕,本官要接管十二仓。现在十二仓中还有多少粮储?”

刘大人很为难,看了看袁可立,他官最大,但他也管不到十二仓,那是户部直辖的。

当看到皇骁卫有人过来护卫杨嗣昌之后,他低下了头,擦了擦汗,但汗水又在手心涌出,口中发出干瘪的声音。

“是。”

余光偷瞄旁边的巡漕御史,不知道战后天津要砍多少脑袋。

此时皇帝的新六卫已经遍布码头,人山人海的,根本一望无际,不知道多少人马,那怕心中再有鬼的人也不敢乱动。

不敢恨皇帝,只能恨洪歹极了。

刘大人的学识有限,新六卫总共才两万一千人,还不断有人调走。

袁可立已经在默默估算皇帝的军力,最多两万,洪歹极可是十五万啊。小皇帝怎么敢,谁的主意?这是冒险,置天下于不顾,徐阁老干什么吃的?

船上吃干饭的徐光启终于出现,他一身道装,须发花白,张开手臂,拦在下船跳板处,口中还不断说着什么话。

几个红袍太监簇拥着王坤怀里的朱慈炅,与徐阁老在船上对峙,互相说什么都听不到,但很明显,徐阁老不准皇帝下船。

大约是说急了,徐阁老又跪下不断磕头,只是好像他比较势单力薄,有人在另一处船舷又搭了一条跳板。

王坤抱着皇帝避开徐阁老,快速转身,脚步在旁边跳板上点了几下,就平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