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天子三问(三)(第1/3页)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朱慈炅颇感意外,本来想看福王应对的,周王出来了。

朱慈炅记得这是诸藩中第一个给自己上继位贺表的,他只扫了一眼没有细看,周藩有离得比较近的原因,但代藩更近,没上贺表的靖江王和第一个上的周王他都记住了。

不过,这个周王可不简单,话里有话啊,好像是有要为福王世子挨打出头的意思。

仁德?

朕的仁德你会见识到的。

不过有聪明人就好,朕不怕你们聪明,全是怂包朕靠谁。

“周王尊长,父皇亦称贤王,朕今幸会。慈炅小儿,劳众亲长相迎,惭愧。”

朱慈炅站在御辇上,微微鞠躬。

朱肃溱吓了一跳,赶紧避开。

“不敢,陛下继太祖之烈,北逐鞑虏,实乃我皇明英主。臣等相迎,礼所应当。”

继太祖之烈,不是成祖之烈吗?太祖又没亲征过鞑子——我去,商业互吹也暗藏机锋,这周王有意思。

“英主不敢,慈炅年幼,国事艰难,尚赖诸亲长尽力辅弼。”

来吧,挖坑谁不会。

“臣等自当尽力。”

好,有这话就好,你别后悔,你们不留在南京,怎么辅弼。

朱慈炅目光转向“肉山”。

“三皇叔祖,给朕介绍下诸藩亲长吧。”

朱常洵在旁边听着朱慈炅和朱肃溱对答,才突然醒悟,这个小侄孙传说骇人,聪明异常,是真正亲临战场的皇帝啊。

瞬间就脑门冒汗,朱由崧挨打的事丢之脑后,他突然发现,这个小皇帝跟大哥大侄子都大有不同,极似武庙,甚至超越武庙。

他有点喏喏开口,“回陛下,臣也多不太熟悉,陛下不如让大家单独觐见。”

还行,难怪郑太妃数次想扶他上位,至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