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银钱起端倪(第2/3页)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朱慈炅打发了顾绛,与三位宗亲继续交流了关于削藩的想法,详细询问了底层宗亲的事情,直到夕阳西下。
最后离开时,在底层打滚近乎流民的朱彝杬回头问了朱慈炅一句话。
“陛下,朝廷发的工钱是南直铸的吗?是小平钱还是折十钱?”
朱慈炅也有些茫然,“朕不知道。”
然后,朱慈炅就在座位上沉默了。
天启通宝大约是大明朝最混乱的铜币系统,因为两京各省都在铸造,执政的老魏眼里只有铸息,天启爸爸这方面完全是小白。
天启通宝不值钱啊,兑换十分混乱,各地都不一样,甚至外地铸币还有人拒收,连大内都受到影响。
声名最差的就是南直铸币。南直小平钱掷地即裂,市井谓之“脆金”,民间拒收这种钱。折十钱好点,但能折五都是人心善,用出之人皆道菩萨保佑。
南直铸造的铜钱库存可不少,朝廷不把这批钱发给宗亲就出怪事了,绝对不可能绞碎银的。
朱慈炅很为难,他想给底层宗亲一些补助,但貌似让他们打白工了。
“田维章,新城建设朝中是谁在负责?”
“南户部郑三俊和南工部张凤翔。”
“今日郑三俊被抓,张凤翔在哪?这个人你知道吗?”
田维章沉默,这个乾清宫大总管太不好做,他没事管前朝的人做啥,还要记住,方便朱慈炅随时询问。
田维章表示这很为难,小皇爷要管天下大事,事情涉及方方面面,他难道全部要知道,如果真有这本事,不如去外朝做阁老。
王坤虽然被贬,依然在朱慈炅身边,他看了看田维章,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开口。
“陛下,张凤翔是山东人,曾被认为帮助了东林而辞官,他复官先为南工部左侍郎。先前孙阁老将王洽北调后,他接任尚书,还不足两月。他弟弟张凤翼陛下见过,是与卢象升同援蓟州的两知府之一,陛下亲拔他接替山西布政使张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