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皇明之治(第1/3页)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刘一燝的问题用如今的眼光看来,似乎是毫不犹豫的,但朱慈炅沉默了。

他可以跟皇室亲王们讨论天下人的天下,什么是天下人,大谈特谈泥腿子才是本家。但面对辅助治理这个国家的士大夫阁老,在皇权无法下乡的应天府之外,这种颠覆性的治国理念,远远不是他可以喊出来。

朱慈炅退缩了,笑容灿烂。

“先前朕一直担心,应天府增加了如此多的官员,朝廷真会负担不起。但经过天工院计算,应天府明年农税光夏税就比今年增加十倍有余,减去朝廷增加的俸禄,依然倍增。

宣令使曾询问,皇民是否觉得太祖定下的江南十税二过高。朕收到的反馈是,皇民皆喜,他们完全能够承受。原因竟然是,没有中间赚差价。

刘先生,你觉得应该怎么选?”

刘一燝张着嘴唇,震惊的看着朱慈炅。

“十倍?皇上不怕虐民太甚?”

朱慈炅轻轻摇头。

“皇民乐,开明士绅也乐。

就拿曹副县令来说吧,皇勋公司有一个大型投资工程,就是南京新城扩建。

这个工程需要大量用工,曹副县令用他弟弟的名义组织了两千多力夫。

他家有一定资源和优先权,已经和诚意伯签订了意向协议,而且好像他的人已经提前进场了。

朕问他这样赚得多,还是地里刨食赚得多,他不敢答朕,只说新南京城很快就建完了。

朕告诉他,南京建完了,还有北京,甚至还有两京大道。只要朝廷的税收稳定,财政向好,建设会永不止步的。”

刘一燝有些脑子不够用的感觉。

“皇上的意思是,直接从皇民手中收税,收上来的税又通过工程建设转移给了士绅?那朝廷不是白忙乎吗?皇上如此大动干戈有何好处?”

朱慈炅又看了看手中红契,交给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