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只可远观,怎么她了?(第2/3页)

作品:《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虽然她也未必完全理解问题的深度,但她的脸上没有丝毫茫然或紧张,只有对江倾近乎盲目的信赖。

她微微仰着头,看着江倾的侧脸,眼神亮得惊人,仿佛确信他一定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化解所有难题。

江倾面对众人的目光,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他安抚地拍了拍田熹薇的手背,松开她走向前几步,迎着诸多视线快速组织了下语言。

旋即,声音不紧不慢地响起。

“李教授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点中了ai发展的命门。ake safe ai而非仅仅是ake ai safe,这确实是未来必须走的路,也是最大的挑战。”

他顿了顿,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

“这就像我们盖房子。ake ai safe是在房子盖好之后,发现哪里漏风就堵一堵,哪里结构不稳就加根柱子,是事后的补救。而ake safe ai,要求我们在一开始打地基、设计蓝图的时候,就把抗震、防火、防洪这些安全标准,作为核心的设计准则,融入到每一根钢筋、每一块砖瓦里。房子盖好了,安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期贴上去的。”

李明哲教授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这个比喻很形象!正是这个意思!”

江倾冲他笑着点点头,继续回答。

“要实现这种根本性的转变,我认为核心挑战和可能的路径主要在几个层面。”

他伸出手指,条理分明地阐述。

“第一,数学与理论基础的突破。我们现有的ai,尤其是深度学习,其运作机制很大程度上还是个黑箱。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数学工具和理论框架,能够严格地定义和验证ai系统的安全性、鲁棒性和可预测性。比如,如何用数学证明一个神经网络在遭遇从未见过的输入时,不会产生灾难性的错误输出?这需要理论根基的革新。”

朱龙深以为然地点头。

“没错,理论是地基。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层建筑的安全无从谈起。”

江倾微笑颔首,随即继续开口。

“第二,安全优先的架构设计。这要求我们颠覆一些现有的设计范式。”

他举例说明。

“比如,传统的ai训练目标往往是单一的性能最大化。我们需要将安全作为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有时需要优先考虑的核心优化目标,融入到训练算法本身。再比如,设计内置的安全阀机制,当ai检测到自身行为可能偏离预设的安全边界时,能自动触发限制或停止运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时会一条道走到黑。”

“第三,人机协作与可解释性。本质安全的ai不应该是完全脱离人类掌控的黑箱怪物。”

江倾略微提高声音强调。

“它需要具备良好的可解释性,能让人类理解其决策逻辑。更重要的是,设计上要强调人机协作,让ai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和辅助,而不是替代。在关键决策节点,尤其是涉及重大伦理或安全风险的场景,必须保留清晰、有效的人类监督和否决权。”

他环顾围观的众人,开始做最后总结。

“路径是明确的,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它需要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者的通力合作,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再到伦理法规,进行一场全方位的革新。这绝非一蹴而就,但却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江倾的阐述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支撑,逻辑清晰,语言平实却极具说服力。

他没有堆砌晦涩术语,而是用盖房子、安全阀、人机协作等形象的比喻和概念,将复杂的问题讲得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其精髓。

李明哲听得心悦诚服,脸上满是赞赏。

“精彩!太精彩了!江博士,您这番见解,真是一语中的,拨云见日!将问题剖析得如此透彻,又指明了可行的方向!令人茅塞顿开!”

他主动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江倾的手。

朱龙也大笑着上前,重重拍了下江倾的肩膀。

“不愧是江倾!这格局,这洞见,我服!李教授这问题问得刁钻,你解得更是漂亮!江神这名头还真没白叫,怪不得我那几位老师天天惦记你!”

郭广倡张立刚也笑着点头,眼中对江倾的重视又加深了一层。

这位年轻的科技新贵,不仅仅是有技术,其思维的深度,对行业趋势的把握,都远超常人。

面对众人的赞誉和认同,田熹薇与王憷然几乎是同时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神色。

田熹薇的紧张早已被骄傲取代,小脸兴奋得微红,下巴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王憷然则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被众人围在中心侃侃而谈光芒四射的江倾,眼中的崇拜几乎要化为实质。

她的江神果然永远不会令人失望!

趁着大家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江倾身上,王憷然悄无声息地挪到田熹薇身侧,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低语。

“看到了吗?他生来就该站在聚光灯下,像星星一样耀眼。而我们……”

她瞥了田熹薇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只是仰望星辰的人。”

田熹薇刚压下去的火气“噌”地一下又冒了上来,但迅速被她压住,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得意的笑容,同样压低声音反击回去。

“可惜啊!现实就是,现在站在他身边能光明正大抱着他的人,是我。星星再亮,也愿意让近。”

她故意冲王憷然眨了眨眼。

王憷然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眼神里透着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