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千里之外定乾坤,一纸报告破死局!(第1/3页)
作品:《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电话那头,耿直的声音已经急得变了调,叶凡的表情却像结了一层冰,反而彻底静了下来。
“耿叔,别慌。”他声音平稳,“生产线先停,就说设备检修。安抚好工人的情绪,等我电话。”
挂断电话,叶凡没有暴怒,也没有焦躁。
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点了一支烟,任由尼古丁的辛辣在肺里打转。
高朗那种纨绔,自己掀不起这么大的浪,背后必然动用了部委级别的关系。
硬碰硬,是拿鸡蛋碰石头。
他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撬动这块巨石,甚至让它自己滚下山崖的支点。
他走进屋,拨通了秦武留下的那个神秘号码。
“是我,叶凡。”
“说。”电话那头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简洁。
“帮我查个人。矿业部,高朗的叔叔。我需要知道他是谁,以及他近期最看重,最急于出成绩的项目是什么。要快。”
“好。”
一个字,电话挂断。
秦武的效率堪称恐怖。
仅仅一天之后,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资料,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四合院的门缝里。
资料显示,下令断供的,正是高朗的亲叔叔,矿业部副部长高建业。
而这位高副部长,为了在年底的评议中更进一步,近期正全力主抓一项从西德引进大型联合采矿设备的技术合作项目。
报告已经递交上去,就等最后批复,这是他志在必得的最大政绩。
资料的最后,附着那个西德公司的名字——克虏伯联合机械公司(krupp united achery)。
看到这个名字,叶凡笑了。
不是开心的笑,而是一种冰冷、不带任何感情的笑。
他记得太清楚了。
前世,这笔交易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遭遇的最著名的一场跨国商业骗局。
这家所谓的“克虏伯联合”,不过是个空壳公司,用几家濒临破产的小厂拼凑而成,真正的克虏伯集团跟它没半点关系。
他们卖给中国的是早已淘汰的技术和翻新设备,合同条款更是布满了陷阱。
这桩“政绩”,最终成了让无数人丢掉乌纱帽的巨大丑闻,也让国家蒙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惨重损失。
高建业正兴冲冲地准备亲手把自己送上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