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将出马风雷动,雏凤清声初试啼!(第2/3页)

作品:《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就连最简单的拍黄瓜,他也要先把黄瓜用盐腌出水,再用凉开水冲净,配上他自己用酱油、醋、蒜末和几滴香油调配的料汁,那味道,清脆爽口,回味无穷。

柳如霜的嘴,彻底被养刁了。

她现在看食堂师傅的眼神,都带着一股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同情。

叶凡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安定无比。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凝聚力。

秦武的豪爽,楚云飞的匠心,柳如霜的活泼,柳如雪的温柔,还有他自己的运筹帷幄,像是一块块形状各异的拼图,如今,正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构成了“静心斋”最坚固的内核。

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李麻子为了将功赎罪,更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了出来。

他带着手下那帮小弟从监督工地的杂活,到采买沙子水泥的跑腿,几乎包揽了所有脏活累活。

他甚至还搞来了一批市面上稀缺的红木木料,说是以前一个大户人家藏在地窖里的,被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了出来。

叶凡知道他那点手段,也懒得戳穿,只要东西来路干净,便由着他去折腾。

这李麻子虽然是个混混,但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一般人好用得多。

就在静心斋的雏形日益清晰,连门头上那块由叶凡亲笔题写的烫金牌匾都已经挂上时,麻烦,终于找上了门。

这天下午,一辆崭新的“上海”牌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胡同口。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

他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卡其布中山装,胸口的口袋里,还插着一支英雄牌钢笔。

他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手里都拿着公文包,一副干部模样。

男人抬头看了一眼“静心斋”三个大字,眉头皱了皱,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和嫉妒。

他背着手,慢悠悠地踱进了还在最后收尾的院子。

秦武正在指挥工人安装院子里的石灯,看到来人,便迎了上去,客气地问道:“同志,您找谁?”

男人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他一眼,没有答话,而是径直走到一处已经完工的雕花木窗前,伸出手指,在擦得一尘不染的窗棂上,用力地抹了一下。

他摊开手指,上面自然是什么都没有。

“搞得倒挺排场。”男人终于开了口,声音不阴不阳,带着一股子官腔,“这么大的工程,投入不小吧?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前门工商所的辖区内,还有这么一家‘重点企业’啊?”

秦武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是管事的来了。

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中华”烟,递了过去:“领导,您辛苦了。我们这是刚开始,正准备过两天就去所里拜访您,办手续呢。”

男人没有接烟,只是冷笑了一声:“办手续?你们这楼都快盖好了,才想起来办手续?你们把国家的法规,当成什么了?是废纸吗?”

他声音陡然拔高,指着院子里堆放的建材和忙碌的工人,厉声喝道:“我不管你们是谁,有什么背景!没有我们工商所的批准,私自动工,就是违法经营!来人,给我贴封条!所有人都停下,听候处理!”

他身后那两个年轻人立刻打开公文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封条和浆糊,气势汹汹地就要往大门上贴。

“他,你敢!”秦武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他一把将那两个年轻人推开,高大的身躯像一堵墙,挡在了大门口,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胖干部,眼神里满是凶光。

他在江城横行这么多年,还从没被人这么指着鼻子欺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