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寸锦寸金呕心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第1/3页)

作品:《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王建国走了。

他是带着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震撼和激动离开的。

临走前,他什么承诺也没给,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叶凡的肩膀,说了一句:“叶凡同志,放手去干!出了任何问题,我王建国,给你担着!”

有了这位轻工业部实权主任的“尚方宝剑”,静心斋的外部压力,瞬间荡然无存。

叶凡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

他不仅没有被官方问责,反而,将这件事情,从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巧妙地,上升到了为国争光的高度。

从此以后,“雪”字号,将不再是孤军奋战。

但叶凡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决战,不在庙堂,而在眼前这张小小的绣架上。

凤凰点睛之后,赵德芳的创作,被彻底点燃。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静心斋,都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闭关”状态。

院门紧锁,谢绝一切访客。

工坊里的灯,二十四小时,没有熄灭过。

赵德芳像是要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燃烧在这幅作品上。

他的劈线技艺,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一根丝线,在他手中,最多可以被劈成一百二十八股,比传说中的“发丝绣”还要精细数倍。

这种细如无物的丝线,绣出来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线下,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光泽和色彩,仿佛凤凰真的在流动,在呼吸。

代价,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金钱。

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叶凡不计成本,从全国各地,搜罗来了最顶级的原材料。

百年以上的野生桑蚕丝,价比黄金的孔雀羽线,从西域古国传来的秘法植物染料,甚至,还有几缕专门从故宫博物院特批出来的,真正的,皇家御用金线。

这些东西,堆在库房里,简直就是一座金山。

李麻子每天看着出库单,心都在滴血。

他有一次实在忍不住,偷偷问叶凡:“叶哥,咱们这么搞,是不是太……太奢侈了?这绣出来,得卖多少钱,才能回本啊?”

叶凡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这件作品,不卖。”

“不卖?!”李麻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咱们……图啥啊?”

“图一口气。”叶凡的目光,望向工坊的方向,“图一个,让全世界都闭嘴的资格。这个资格,无价。”

比金钱消耗更严重的,是人。

赵德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去。

原本还算硬朗的身子,变得伛偻,眼窝深陷,两鬓的白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彻底雪白。

赵念心疼得不行,每天变着法儿地给他炖补品,熬参汤。

可赵德芳就像是感觉不到饿,也感觉不到累。

他所有的感知,都凝聚在了指尖。

好几次,赵念半夜起来,都看到父亲就那么趴在绣架上,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根银针。

而他身边的箩筐里,丢弃的废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到了苛刻甚至的地步。

哪怕是一根丝线,在劈开时,有那么一丝丝的粗细不均,哪怕是一针下去,角度偏离了那么一丁点,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将整片绣好的部分,全部拆掉,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