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凤舞九天惊世人,裁缝王重拾旧光华!(第1/3页)
作品:《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王老先生的四合院,很快就成了“雪”字号在京城的又一个据点。
原本宁静的院落,多了几分生机与忙碌。柳如霜和孙小梅,每天一早便来到这里,跟着王老先生学习传统旗袍的制作工艺和云锦的运用技巧。
王老先生,这位昔日的“裁缝王”,在叶凡的到来后,仿佛重新焕发了青春。他精神矍铄,从早到晚都泡在工作室里,手把手地教导两个女孩。
“这云锦,讲究的是‘寸锦寸金’,每一寸都蕴匠人的心血。”王老先生戴着老花镜,指着一块刚从布料上裁剪下来的云锦,语重心长地对柳如霜说,“你看这纹路,丝丝入扣,犹如行云流水。下剪的时候,必须顺着它的经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它的光泽和垂坠感。”
柳如霜听得入迷,她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比划着,生怕下错一刀。
她发现,裁缝这门手艺,远比她想象的要深奥和复杂。
“小梅,你来看这针法。”王老先生又转向孙小梅,指着一块半成品旗袍上的盘扣,“这盘扣,看似简单,却是旗袍的灵魂。一字扣、花扣、琵琶扣……每一种扣子,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制作技巧。尤其是这‘凤穿牡丹’扣,需要用到十几种不同的针法,才能做出凤凰展翅的立体感。”
孙小梅的动手能力极强,她拿起针线,学得有模有样。她的手指灵巧,对细节的把握也十分精准。王老先生看在眼里,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他发现,这两个丫头,一个悟性高,思维活跃,一个踏实肯干,心灵手巧,简直是天作之合。
叶凡则在一旁,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他没有过多干预,只是偶尔提出一些现代市场定位和品牌包装的建议。他知道,王老先生是真正的艺术家,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他尽情发挥的舞台,而不是一个指手画脚的管理者。
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两套失传的图纸——“千面观音”和“凤舞九天”的修复与再创作上。
“千面观音”的设计,融合了敦煌壁画的元素,将观音菩萨千变万化的姿态,以极为抽象而又充满意境的方式,呈现在旗袍之上。这需要极高的审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而“凤舞九天”则更加恢弘大气,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为灵感,将凤凰的每一个姿态,都融入到旗袍的剪裁和绣制中,力求达到一种“凤在衣上舞”的境界。
叶凡和王老先生,经常为了一个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先生,这腰线,我觉得可以再收紧一寸,更显女性的玲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