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要帮阿钰(第2/3页)

作品:《穿成农家子,全族供我科举路

她为李瑞做了那么多事,洗他的衣服,打扫他的房间,李瑞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一声谢谢。

她在这个家就是透明般的存在,所有人都认为她付出的劳动是应该的,没有谁会去感谢她。

而现在她从李钰嘴里听到了谢谢,这让李芸觉得冒着风险偷东西出来值了!

这一刻,两个身处李家边缘的孩子有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接下来的日子,李芸利用打扫的机会,一次次地将李瑞丢弃的废纸偷偷带出来。

甚至有时候还将一些书本带了出来,给李钰看半个时辰又还回去。

李钰也在此时知道了他还有个过目不忘的能力,他像是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贪婪地吸收着这偷来的养分。

他无比珍惜每一张纸,每一滴墨,有毛笔,他就不用炭笔了,毕竟毛笔和炭笔的用法不一样。

他先用清水在石板上反复练习字形结构,直到烂熟于心,才敢用那珍贵的墨和废纸。

那半块墨锭,他每次只用指甲刮下一点点粉末,兑上一点点水,写出的字迹虽然极淡,却笔笔认真。

靠着这断断续续的看书和记忆。

李钰总算将四书背了下来,然后写出来,也算是再次巩固记忆,他并不是单纯地默写出来,而是用心理解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

这样李芸就不用再偷书了,大大降低了风险,至于五经,李瑞没有带回来读过。

李钰也不急,贪多嚼不烂,先将四书理解透彻了再说,他虽然前世是汉语言博士,对四书都有所涉猎,但不是他主要研究的方向。

此时重新读四书,结合他的学识和经验,顿时有了很多全新的领悟。

不过李瑞带回来的四书只是最基础的版本,注解都是简化了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注本,这个世界也有堪比程朱理学的大家。

他们的注本才是科举最重要的参考。

只是李钰还接触不到这些,只能先学习现有的书本。

转眼间,日子在偷纸,练字,研读中飞快流逝,半年时光,悄然而逝。

李钰的字早已脱胎换骨,字体的工整和风骨,像是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一般,足以让许多开蒙数年的学子汗颜。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不到八岁的孩童居然能写出如此标准的字体。

而且现在的他对四书的理解,已经不弱于在书院混日子的李瑞了。

可惜一直没有接触到五经,李钰觉得可以施展他的赚钱计划了,有了钱才可以买书,买笔,买墨,才能请得起夫子。

李钰虽然可以靠着前世的知识自学,但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比起来,还是不足。

只有身处在这个时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儒家学说。

哪怕只是一个秀才,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也远超李钰,因此想要考科举,他还需要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