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挽回是不可能挽回的(第2/3页)
作品:《苏雨眠江易淮》阳光和煦,微风不燥。</p>
上次来逛了故宫,这次苏晋兴想逛逛园林。</p>
三山五园人太多,还得提前预约,不适合说走就走。</p>
"……那就伊园吧!"</p>
伊园,据说曾是一户伊姓人家的私家园林。</p>
前身是明朝永王的避暑山庄,传至清代,被乾隆皇帝赐给心腹大臣傅恒,后又被赠与傅恒之女,作为添妆随嫁。</p>
后几经辗转,于民国时期被大盐商伊万冲买下,改名"伊园"。</p>
北平战乱未起时,伊万冲常携妻女、子侄于此处过夏。</p>
改革开放后,园子被归还伊家。</p>
"……然后呢"宜敏听得津津有味,眼中不时流露出几分沉思。</p>
"没有了。"苏雨眠已经站在最后一块牌子前。</p>
这一面展示牌,记录了整个伊园的历史。</p>
从古代到近代,每个时期的变迁和归属,都做了详细介绍。</p>
甚至园子每一代主人的姓名都有记载。</p>
宜敏:"这上面有写最近这一代主人是谁吗"</p>
苏雨眠又仔细看了一遍,摇头:"没有。"</p>
宜敏走过去,跟女儿一起站在展示牌前:"这上面说,伊园在改革开放后,就归还给了伊家后人,既然是归还,那么这园子应该是私人的才对。"</p>
既然是私人的,又为什么向所有游客开放参观</p>
而且还不收门票,跟做慈善一样。</p>
真是奇怪!</p>
不过宜敏也没深究,一家三口继续朝东侧门方向走。</p>
不得不说,这园子真的很大,走了十来分钟,才到下一处楼阁。</p>
楼阁旁,是一片小竹林,竹林外铺着青石板,一直延伸到竹林深处去。</p>
有种曲径通幽的意境。</p>
风一吹,竹叶跟着飒飒作响。</p>
风似乎也染上几分竹的清香。</p>
一家三口跟着指示牌往前,苏晋兴一边走,一边拍照,还一边感慨——</p>
"实在太漂亮了!"</p>
一家三口穿过一处小院,过了窄门后,眼前竟豁然开朗,平地延展开去,尽头是一座气派的宅子。</p>
雕梁画栋,大气雍容。</p>
正中间挂着牌匾,写了两个楷体大字——主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