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第2/3页)

作品:《明末隐龙

他想起在工部跟工匠们熬夜研究税收方案的日子,那些工匠眼里闪着的期待,好像就在眼前。

他们有的累得不行,可眼神还是特别坚定,有的为了一个数据争得脸红脖子粗,就盼着新政能落地,让老百姓日子好过点。

他暗暗咬咬牙,心里的信念更坚定了:“就算去蜀地的路全是荆棘,前面是万丈深渊,我也得闯出一条新政的道儿来。就算最后只剩我一个人,我也要给这腐朽的大明撕开个口子,让它能透透气。我要让新政的光,照亮大明的每一寸土地,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新政的好处。”温体仁像棵苍松似的,笔挺地站在丹墀前面,蟒纹补服随着他呼吸轻轻动,就像海面下藏着惊涛骇浪,指不定在心里琢磨啥坏点子呢。

檐角的铜铃突然响了,那声音跟刀子似的,划破了沉闷的空气。狂风夹着沙尘,跟野兽似的往殿里灌,烛火晃来晃去,把温体仁眼底藏不住的得意映得时有时无。

林宇看着他那张假惺惺的脸,以前朝堂上温体仁打压对手、排除异己的事儿,一件一件在他脑袋里过。

为了搞倒别人,温体仁啥坏事儿都干得出来,编罪名、弄冤案,朝堂上不知道多少忠臣因为他弄得家破人亡。

有的被诬陷贪污,全家都被砍头;有的被说成谋反,九族都受牵连,下场惨得没法看。

林宇心里警铃大作:“他这么着急,肯定是觉得自己赢定了。蜀地那地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他说不定早就布好陷阱,就等我傻乎乎地往里跳呢。之前听说他偷偷跟皇亲国戚勾结,就为了在盐税分成上捞好处,这人简直坏透了。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他野心大着呢,这次肯定想借蜀地那些错综复杂的势力把我除掉,好让他在朝堂和商界更能胡作非为。他想掌控朝堂,摆弄商界,把大明江山当成他赚钱的工具,我绝对不能让他得逞。”温体仁微微低下头,把眼里的神色藏起来,手里的象牙笏板在袖口轻轻敲了一下,那声音在安静的殿里特别刺耳,就像催命符似的。

“陛下英明,把林宇流放到蜀地,这招太妙了。”温体仁抬起头,脸上装出一副特别担心的样子,好像真为林宇的命运操碎了心,

“蜀地那地方又偏又荒,山多、路难走,到处都是瘴气,还容易闹疫病。林大人去那儿,又得翻山越岭,还得应付鬼天气,一路上说不定还有强盗,危险得很呐。”林宇在心里冷哼一声:“这老东西,假慈悲都演得这么烂,不就是想借蜀地的手,断了我的新政路嘛。可他忘了,蜀地老百姓被苛政折磨得够呛,新政对他们来说,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只要有老百姓支持我,我就有破局的底气!我到时候就深入民间,听听老百姓咋想的,跟他们一起干,把这腐朽的旧秩序砸个稀巴烂。”窗外闷雷滚滚,震得殿里的黄幔直晃悠,可就是震不碎林宇越来越坚定的决心。

温体仁那些幸灾乐祸的话,反倒成了激励他的战鼓,催着他为了新政、为了老百姓,往前冲,不退缩。

“就是就是!”礼部尚书赶紧跟着附和,山羊胡抖得更厉害了。一阵风呼呼地吹过,把案头的奏章吹得哗哗响,就像乱糟糟的鼓点。

他扯着嗓子尖声说:“蜀道难啊,比登天还难呐!”那幕僚叹了口气,一脸发愁地说:“林大人去蜀地,一路上全是山,到处都是险滩,路难走得很。到了那儿,人生地不熟的,而且蜀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想找个落脚的地儿都难,往后日子可咋过哟。”林宇眼睛扫过那些嘲笑他的人,强忍着心里的火,脑子飞速回到昨晚反复琢磨的蜀地新政计划上:“你们越看不起我,我就越要让你们知道,这新政的火种,谁也别想灭掉!蜀地在西南,山多、路不好走,跟中原那些繁华地方比起来,是挺偏的。可就是因为离中心远,好多世家大族的势力伸不到这儿,没啥人能拖我后腿。对我来说,这就是老天爷给的机会,我正好能在这儿大刀阔斧地搞新政。我要从民生到吏治,从经济到文化,全方位革新,把这儿打造成新政样板,给天下革新做个榜样。我要整治吏治,狠狠收拾那些污吏,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发展经济,修水利,鼓励种庄稼,让蜀地活起来;弘扬文化,办学校,培养人才,给大明储备点未来的力量。”那些像毒蛇吐信子似的笑声,在殿里到处乱窜,跟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声混在一起,显得特别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