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当头雷劈(第2/3页)

作品:《大魏芳华

姜维一问才知,汉军在正面遭遇曹军猛攻、本就不支,曹将马隆忽然从北面的山里、摸到了汉军侧翼,汉军因此大溃!大势不利,汉军将士的士气明显下降了。</p>

正在大伙沮丧之时,当天下午北面又有信使来报。柳隐带兵去了武兴东边的山谷,凭借地形、遏制住了曹军的攻势!</p>

诸将的心情简直是一会在冰窟,一会又在山顶。</p>

一时间姜维有种失而复得的庆幸,当众说了两遍:“休然(柳隐)还是可靠的!”</p>

不过庆幸的心情转瞬即???????????????逝,如今汉军在各处的压力愈来愈大,由不得姜维高兴太久。</p>

当天傍晚,姜维便权衡了一番形势,决定派人去下令,叫乐城的守军趁夜撤军,放弃乐城、退到南郑。</p>

下达军令时,气氛有些沉闷。不过没什么人反对,尤其是征西大将军张翼亦未提出异议。</p>

因为战线已经来到西面,无论是两军角逐、还是曹军主要粮道都不在东面;东面最重要的屯兵据点乐城,在当前已经失去作用。乐城最大的作用,还是在曹军退兵时,作为反击的发起地点之一。</p>

姜维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先开始收缩兵力再说!</p>

毕竟武兴的情况没有好转多少,据报陈泰军前锋已经抵达武兴西面,柳隐此时实际已经陷入了重兵压境、腹背受敌的局面。</p>

这么打下去,迟早还是要让柳隐沿着西汉水继续南下,在河谷地设防;只要放弃武兴,柳隐就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p>

陇右已经丢了,武兴的作用就是阻挡陈泰军与汉中贼军会合。一旦武兴丢失,贼军在汉中平原的兵力会得到极大增强;所以姜维才认为,收缩兵力已是必要之举。</p>

……苦战十余日,武兴、阳安门附近每天都在厮杀。双方的部署变化不大,但形势对汉军相当不利。柳隐那边已经做好准备弃守武兴了,姜维的营垒也被推进到阳安门不远、回头就能清楚地看到关楼!</p>

忽然下了一场雨,总算让战火稍微消停了下来。雨下得不太大,断断续续的,却也让空气变得潮濕阴冷,地上是一片泥泞。</p>

按照否极泰来的说法,汉军也总该有个好消息了!比如曹军有退兵的迹象。</p>

这时司马师终于见到了从洛阳赶来的信使,但不是什么好消息,简直就是噩耗!</p>

司马师与蔡弘听完了禀报,他手里还拿着一张帛书,只觉得布帛沉重似铁。他转头看了一眼阳安门城楼,只见姜维正站在女墙后面、眺望着远处敌军的营垒。司马师迟疑了一下,仍带着人上城去了。</p>

几个人见到姜维,见礼时,姜维似乎察觉到了司马师的神色,主动问道:“有什么消息?”</p>

司马师叹了口气,沉声道:“王广投靠了秦亮,上书要推举秦亮为大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