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悲伤的事(第2/3页)

作品:《大魏芳华

想到这里,秦亮也没多说,只问了一句:“汝还有个兄弟叫诸葛建,听说当时逃出了建业,有消息了吗?”</p>

诸葛竦摇头道:“回大王,至今了无音讯。”</p>

公休叹道:“江北有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地,并无魏军驻守。若是大王也没得到禀报,恐怕他未能逃脱吴军追捕,已是凶多吉少。”</p>

诸葛竦听罢又是一阵哭泣。偌大一个家族,全家都死絶了,就剩他一个人,确实是件十分悲伤的事。</p>

秦亮亦叹息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公休。琅琊诸葛氏在魏吴蜀三国都做到了高官,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公休这一脉平安无事,而且公休也是求生欲满满,之前是在司马家、曹爽家、王凌家三家都有下注,历史上仍未能避免族灭的下场。想到这里,连秦亮都怀疑、诸葛家以前是否有某个祖坟没埋好?</p>

不过从诸葛诞的经历可以看出,先前贾充的话其实有道理。尤其是已经在高位的士族,他们应该不想看到几股势力争权的形势,毕竟下注是有风险的。</p>

秦亮便道:“此事要朝廷商议,汝叔公在尚书省、也是常到相国府走动的人,何时南征他必能知晓。汝且节哀顺变,先为</p>

诸葛元逊服丧罢。”</p>

诸葛诞听到、常到相国府走动的人那句,微微欠身,眼睛里仿佛略有欣慰之意。</p>

两人遂向秦亮顿首,行礼拜辞。秦亮送他们到西厅门外,又在台基上来回缓缓踱步了一会。</p>

整个庭院里的树木与花草,都已长得枝繁叶茂,一副植被茂盛的景象,夏季还没到、却有了夏日的模样。北方与南方最相似的季节,大概就是夏季了,单看景色几乎没有区别。</p>

就在这时,书佐又带着宦官张欢来了。两人走到长廊上,抬头就能看见、还在阁楼外面台基上的秦亮,遂加快了步伐。</p>

张欢是大长秋的谒者令,一般过来是传郭太后的话。两人见礼罢,秦亮带着张欢、沿着台基往西走了几步,张欢便说起了郭太后的事:“地方郡守发现祥瑞,上书了朝廷,此事按理应该发诏命、昭告天下。皇太后殿下想问大王的意见,是否发诏令、要怎么说祥瑞的事。”</p>

郭太后的意思没错,祥瑞的奏章不该压下不提。但若发诏书、公然把祥瑞说到相国的头上,显得秦亮的吃相有点难看,好像是他逼迫郭太后这么下诏似的。谦虚的品德不一定好,不过公诸于众的态度、最好还是要假装谦虚一点。</p>

不过这事连郭太后都要找秦亮商议了,好像关注的人是真不少。如果昭告天下,舆情应该还要扩散!</p>

这种非人为制造的祥瑞,便是偶然性比较大、完全不挑</p>

时机,秦亮也有点无奈。</p>

“这样……”秦亮抬起手做了个手势,想了想道,“吴国主孙仲谋薨、建业內斗,诸葛恪等几家都被灭族了。此事朝廷该怎么应对,殿下可以诏令诸臣到朝堂集议。到时候殿下去閤门,我往觐见,当面与殿下谈谈此事。”</p>

张欢当即松了口气,拱手道:“仆便如此回复太后。”</p>

秦亮又道:“诸葛恪之子逃到了洛阳,集议之前,让诸葛公休把人带上,到朝堂上讲述一下吴国建业发生的事。待诸葛竦讲完走了、诸臣再集议,也更了解吴国此时的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