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要得到唐安,得又争又抢!(第1/3页)
作品:《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东宫。
已经夜半,太子依旧在书房中忙碌。
自从唐安在通文馆用夫子的身份,将通文馆和国子监两院弟子碾成渣渣的消息传出去后,仅仅半天的时间,他便收到了超过两百封信件。
信件都是来自文武百官以及世家大族,都在为家中子侄求一个入学名额。
“两位爱卿,信件你们也看完了,说说你们的想法……阿嚏!”
太子梁休打了个喷嚏,从通文馆回来后他就一直在打喷嚏,耳朵也在发烫,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惦记他。
看着坐在对面的范卿和顾淮州两位大学士,太子继续道:“如今文武百官世家大族都想让本宫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家族子弟求学,本宫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范卿和顾淮州相视一眼,也都脸色凝重,之前通文馆开馆,就算是当今太子亲自担任院长,招来的弟子全部也不过八十人。
这八十人中,除了太子卖太子面子,把家里不受宠的子侄送进来几个,其他学子都是今年进京赶学子。
而这些学子中,部分是真心想要攀上太子这棵大树的,至于大部分人……是因为没钱住店,加入通文馆可以免吃住。
可现在因为唐安的存在,导致原本招生困难的通文馆,瞬间就成香饽饽了。
沉吟了片刻,范卿道:“殿下,臣觉得可以接纳,信件上的这些人都来自京都各大家族,他们入学有助于太子殿下笼络朝臣,积累和赵党斗争的资本。”
这话一出,顾淮州脸色骤沉,直接打断了范卿。
“殿下,臣不同意范卿所言。”
顾淮州重重拱手,道:“殿下,唐安在通文馆所作《师说》,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提醒陛下想要吸纳有用的人才,就得对教育进行改革。”
“如果因为这些推荐信,我们就答应让各大家族的子弟入通文馆,那通文馆和国子监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真这么做了,那用不了三年,通文馆就是下一个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