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真是自愿来的?(第1/3页)

作品:《六零年代,从六道杠开始进步

();

作为西进和知青转运的大转运点,吐鲁站外街头上人头攒动,多数都是绿色的仿制军帽或者雷锋帽。

身上背着各式各样的行李。

几乎都是东边过来的知青。

路边站着很多戴着红袖章的兵团民兵,不断指挥着人往正确的方向走。

再过些日子就是元旦,为了完成今年的指标不少知青被迫在这个寒冬腊月的时候赶赴西疆。

捷克大脱粒鸣着喇叭缓缓驶出货运口,前头的人群纷纷避让。

宝根没和梅志强挤驾驶室,而是和梅子几个挤在车斗里。

开出差不多两百多米出现一大片空地,停满了各种接驳汽车和毛驴车。

吐鲁的火车站在大河沿镇,距离市区大约五十公里。

不过他们不用去吐鲁市区,因为大河沿镇这里设有好几个知青招待点。

其中大部分都在接待北疆落户的知青。

宝根他们去的是南疆——最苦最危险的地带。

开着卡车围绕火车站转了差不多一大圈,他们终于在附近野地里发现了一片营帐地。

边疆人员中转指挥部(南疆),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和第四师的知青都在这里报到。

营地周围拉着铁丝网,门口还有持枪民兵在巡查。

只不过宝根远远的看过去,发现民兵同志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营地内部。

宝根轻轻叹了一口气,心里多了几分无奈。

来之前宝根用了好几颗小五星做过功课。

西疆的知青是这个年代最苦的团体之一,而其中南疆比北疆更甚。

北疆以生产和搞经济为主,而南疆则是以防御与治理环境为主。

两者之间的建设、经济差别以十年计。

用后世知青们的玩笑来说,北疆是南疆知青们梦里的天堂。

而在消息闭塞的这个年代,很多人在被动员来南疆之前对于自己要去的地方没有任何概念。

其实也不是动员干部故意隐瞒,而是他们也不清楚南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每个知青抵达边疆人员中转指挥部后都要经历三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