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

张俊立刻应声,走到最前面的多媒体设备前把u盘去,会议室后面的大屏上霎时间出现了一幅线条流畅,构图清晰的实验模型。

“各位教授和同学们好,”张俊看着底下的师生声音清朗,“我们最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实验上实现对特定量子纠缠态的人工‘诱导’和‘部分操控’,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制备后观测。”

他边说边摁动ppt,大屏上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双粒子纠缠系统示意图。

“传统的贝尔不等式验证,核心是检验量子力学违背经典定域实在论。”他点了点ppt上的物理图像,“而我们的新尝试,是想在纠缠粒子对生成后,对其中一方施加一种特定设计的弱测量扰动,试图在另一方不破坏其量子态的前提下,‘引导’其塌缩方向出现统计性的微小偏移……”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将复杂的量子操控思路拆解得条理分明。

江南注意到,张俊在讲解实验模型时眼神热切,里面分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是独属于科学探索时才有的专注与热忱。

“……所以,关键在于这个弱测量的‘度’,既要足够强以产生可观测的诱导效应,又要足够弱以保证不破坏整体的量子相干性。我们在设计一个新型的光学干涉腔,希望能精确控制这个扰动阈值……”

夏教授听得非常专注,不时微微点头,显然对张俊的思路和进展感到满意。

顾校长的脸上也带着赞许的微笑。

江南却手心微凉,他不着痕迹得扫视下面的师生,注意到所有人都在专心致志得听着张俊的解说,就连顾北舟都一边眼含嫉恨一边专心看着ppt上的实验程序。

只有苏雅婷正仰头看着站在最中间的张俊,眼眸中分明闪过一丝怀念和亲昵。

江南的心底止不住发沉……

442

张俊讲完后遥遥看向夏教授和顾校长,脸上带着征询意见的谦逊笑容。

“核心思路和初步验证模型就是这些。难点在腔体稳定性和噪声屏蔽,我们正在设计多层磁屏蔽和超低温主动阻尼系统,希望能将环境扰动压到理论阈值以下。”

夏教授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

片刻后,他缓缓坐直身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张俊的工作,指向一个非常前沿也极具挑战的方向——对量子非定域性进行主动‘诱导’而非被动观测。这不仅仅是实验技术的突破,更是对量子理论根基的深度叩问。”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为灼热,“这样的探索,单靠一个课题组的力量,单打独斗,视野和资源都显得局促了。”

“所以我决定向学校正式提议,依托物理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成立一个专门的‘前沿量子理论研究所’(stitute for frontier antu theory, ifqt)!初期聚焦量子非定域操控、拓扑量子计算和信息基础理论三个核心方向。”

这消息如同沉石入海,掀起巨大波澜。

顾校长眼中精光一闪,身体下意识坐直。

夏教授的声音斩钉截铁:“研究所草创,需要最精锐、最具开拓性的头脑。所以我们初步计划在核心研究人员设三个位置:一位主研负责把握大方向,统筹资源;两位协研深度参与核心项目攻关,负责具体实验操作,这三位研究人员我们打算跟贵校合作,就在贵校的学生中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