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目光在题干上快速扫过,笔尖停在纸面上方只有短短一瞬的凝滞,而后立刻下笔选择了第一条路径:基于密度矩阵重整化群结合时间演化块退耦算法,构建一维量子多体模型。

公式在纸面上迅速铺开,符号跳跃,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推导精准地指向目标。

张俊的呼吸几乎屏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全部心神都灌注在那些出现在江南笔下的推导公式中。

这思路清晰无比,每一步都踩在关键点上,而且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强!太强了!

张俊满眼崇拜,这绝对是标准答案级别的解法!

然而,就在他以为江南会沿着这条完美的路径直通终点时,江南的笔尖却在一个关键方程处流畅地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分节符。他没有继续推进这条路径,反而在下方另起一行。

第二条路径开启:这一次,他转向了量子主方氏的框架,引入特定的算符来刻画环境耗散,直接求解约化密度矩阵的演化。

公式体系瞬间切换,风格变化很大却同样逻辑严密,目标明确地指向纠缠熵的计算。

张俊的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眼睛瞪得像是两盏骤然调高了亮度的探照灯。

这……这思路居然就这么换了,还换得这么自然!这可是完全不同的切入点啊!

他的大脑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剧烈波动起来,试图理解这种视角切换的底层逻辑,有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

还没等张俊完全消化这第二种解法,旁边的江南笔尖轻点,再次分节。

第三条路径浮现:基于纠缠哈密顿量的拟设,利用数值变分方法优化波函数,直接提取纠缠谱。推导更加抽象,符号更为繁复,但核心思想却如利刃般直指问题的本质——纠缠熵正是纠缠谱的直接函数。

“嘶……”

张俊倒抽了一口冷气,声音虽轻,但在安静的自习室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他下意识地抬手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仿佛这样能帮助处理大脑中明显过载的信息风暴。

第三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框架!

每一种都直指核心,却又自成体系!这已经不是“会解题”的范畴了,而是完全对物理这一大类学科深刻洞察、融会贯通!

张俊眼神火热得看向江南平静得侧脸,崇拜的目光几乎化成火焰飚出来。

江南沉浸在自己的物理世界里,笔尖的节奏没有丝毫被打乱的迹象。

第四条路径出现:这次是路径积分蒙特卡洛的变体思路,在虚时间路径积分框架下引入特殊的采样技巧,直接计算纠缠负度——纠缠熵的一个紧密关联量。推导过程涉及复杂的权重计算和统计平均,速度却依旧稳定得令人发指。

张俊感觉自己就像个弱小无力的小帆船,被江南抛进了知识的惊涛骇浪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根本没来得及消化就要迅速跟上江南的下一种解题步骤,手里的笔写得几乎快出了幻影,但大脑的cpu却发出无声的悲鸣。

就那些题的速度太快,推导步骤太复杂,他根本就来不及完全理解,只能尽量用自己的方式记在笔记本上。

很快,就在张俊被这四种解法轮番轰炸得灵魂出窍时,江南的笔尖竟然再一次,在第四条路径下方,轻巧轻巧地画下了一道分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