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迷雾重重顺藤摸瓜求收藏(第3/3页)

作品:《大唐:从状元到宰相

“楚才子,这首诗我……我想起来了。在今年春天的时候,是本城书生吴安几人喝醉后,书写在柱子上,还威胁我不准擦去,让其他人也欣赏欣赏。”</p>

想到这首诗,关系到自己性命。</p>

刘来福脸上冷汗‘唰’一下就冒出来。</p>

一番回忆,终于想起这幅画是吴安所写,于是急忙将详细情况告知。</p>

“读书人吴安?此人住哪里?”</p>

得到线索,包括楚寻在内所有人心中一喜,对翻案信心十足。</p>

“楚才子,这名吴安就住在城南,靠近城门口的地方!”</p>

发现自己好像没了嫌疑,刘来福擦了擦冷汗,心中松一口气。</p>

心想以后得找机会与楚寻拉拉关系,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刺史大人青睐,更是名扬天下。</p>

前途不可限量。</p>

“给刘掌柜松绑,你们留一个看住吴掌柜。没抓到吴安以前,不能放他离开。”</p>

得到新线索,楚寻交代一番,便离开此地寻找吴安。</p>

同时,少年还让一名衙役去找杨升午,让他增派人手,免得嫌犯逃掉!</p>

“什么!这么快就有线索了?快!快带二十名衙役随我捉拿杀人凶手。”</p>

坐在大厅,杨升午正怀疑楚寻有没有能力,将此案查清时。</p>

突然传来的好消息,让他心中一惊,面色一喜。</p>

也不管身份合适不合适,便急匆匆带人前往城南,亲自来办这个案子。这可是大功一件,要是不去分上一点功劳,显然不是一名合格县令。</p>

长安城因为随时有兵士在巡逻,杨升午的行为倒是没引起多少人注意。</p>

抓捕吴安的过程很顺利。</p>

当楚寻带着捕快到来时,他正拿着一本书在苦读,看起来很用心的样子。</p>

直到一群捕快将他五花大绑,才看清为首之人,是一名少年和一名中年。</p>

“楚才子,你来问吧!”</p>

将吴安带到府衙,杨刺史将询问一事交给楚寻,毕竟他对案情一知半解,还是楚寻来询问比较合适。</p>

只要凶手在府衙内,他的功劳就不会少。</p>

对此,楚寻也没推迟。他也想知道,这名叫吴安的书生,到底是不是杀人凶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