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瓦剌来犯(第2/3页)

作品:《大明:开局就登基

他们简直有一种痛哭流涕的感觉。</p>

朱祁镇也是为了自己的计划,这两位去世的话,那么还有人可以继续下去。</p>

至于著书立传,可以当做教材来使用,也算是流芳百世了,至少后世提到航海的话。</p>

肯定会提到郑和跟这两位的...。</p>

王振现在简直嫉妒的要命,但嫉妒也没有用。</p>

朱祁镇封了他们为秉笔太监,但不掌实职,专门在内书堂教这些小太监航海知识,还有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情况。</p>

反正就是按照外教官的标准来教授他们。</p>

至于这支船队的人选,也只能从年轻的里面找了,而且还要下过西洋的那一种。</p>

最后朱祁镇发现了李福,年级大概四十多,还算是年富力强,可堪大任。</p>

只不过朱祁镇并不会组织那么大规模的舰队,只会让他带三分之一的船队,前去贸易...。</p>

一个月后,李福带着舰队还有商船货船出发了...。</p>

勋贵们对于这一次的贸易很期待,毕竟他们都投了钱进去了。</p>

现在他们希望这次,能赚到钱。</p>

现在朱祁镇也不想这么多,而是专心处理最近的政事...。</p>

...</p>

早朝</p>

朱祁镇坐在奉天殿的皇位上,看着下面的群臣。</p>

“今日有何事要禀奏?”。</p>

杨士奇手拿笏版对着朱祁镇行礼道。</p>

“大同的守将到了,已经在大殿外面等候了...”。</p>

这时候朱祁镇想起,这是前一段时间杨士奇跟自己说阿鲁台残部进犯的事情。</p>

现在于谦没到,大同的守将倒是到了。</p>

于是朱祁镇道:“让他进来...”。</p>

不一会儿,一名穿着大明边军盔甲的将军走到了大殿之上,他摘下头盔,跪下对着朱祁镇参拜。</p>

“臣大同防守使二品定西将军陈文荣叩见陛下...”。</p>

朱祁镇看着陈文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