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大雪营(第1/3页)
作品:《北凉王前传》徐虓在义县的时候,就听说过大雪营的‘恶名’,在他想来‘一群罪囚军犯呆的地方’肯定是又脏又乱,里面的罪囚军犯也必定个个‘出口成脏,暴燥易怒’。要不然,就是死气沉沉中透着绝望和压抑。</p>
徐虓心里已经盘算好了,进入大雪营以后,如果有人敢跟他炸刺儿,想欺负他这个新兵,他就用自己沙锅大的拳头,告诉那些‘英雄好汉’,这个叫徐虓的新兵,你们惹不起。</p>
可到了大雪营之后,徐虓发现,这里与他之前心里所想像的,竟是完全的不一样。</p>
营地里干干净净、整整洁洁。雪还未停,就有人出来扫雪清路。</p>
军营里,一座座军帐错落有序,那些扫雪清路的人里面,既有士兵,也有军官。尤其是那些军宫,竟然拿着大扫帚和锹铲,跟士兵们一起干活儿。军官对士兵不摆架子,士兵对军官也没有什么畏惧。</p>
“喝碗酒,撒泡尿,大雪营的汉子披征袍(那个披征袍、嘿、披征袍)。。。。。。。”</p>
那些军官和士兵,一边一起清雪,一边还一起吼着“号子”</p>
在营门内,接徐虓去见大雪营主将的军官告诉徐虓,他们唱的是大雪营的‘军歌’。</p>
徐虓从这些传说中‘罪大恶极’的罪囚军犯身上,没有感觉到一丁点儿因为被发配到必死之地的绝望和压抑。更没有遭遇到自己想像中的辱骂和挑衅,这让他这个义县第一好汉‘沙锅大的拳头’没有了用武之地。</p>
那些军官和士兵看他的眼神,都透着一种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的东西——友善亲切。</p>
那个军官把徐虓带到了大雪营主将的军帐前,让徐虓先在帐外等候,他进去通禀一声。</p>
徐虓在帐外等了没多久,那个军官和一个身披黑甲、不苟言笑的精壮汉子,从营帐里迈步走了出来。</p>
黑甲汉子在徐虓前面停住了脚步,看了看徐虓,目光在徐虓脖子上系的汗巾上略作停留。然后,把他自己脖子上的汗币摘下来,放到了徐虓的手上后,也没说什么别的,就迈步离开了,由始至终都是一脸的严肃。</p>
军官告诉徐虓,那个汉子是大雪营的副统领荠武夫,别看他一脸严肃,挺吓人的。其实是个面冷心热的好人。徐虓的汗巾是新领的,没有经过‘去浆过水’,会很硬,带在脸上遮挡风沙时,既不透气又憋得慌,风一吹,还特别的凉,就跟脸上带了块冰一样。</p>
军官带着徐虓进了军帐,大雪营的主将是一个叫洪涛的中年胖子,慈眉善目,说话没有一点架子。</p>
他一边穿铠甲,一边告诉徐虓,徐虓的‘军档役碟’他都看了。现在营里接了大帅密令,要连夜行军去关外接应一支商队,等回来以后,再和徐虓好好聊聊。</p>
他还告诉徐虓,自己和林虎角还有丁横(丁潢的叔叔)是老兄弟。徐虓人还没到,这两位的信就到了,在信里把徐虓是好一顿的夸奖。</p>
洪涛嘱咐那个军官,先将徐虓送去伙头军那边。</p>
“在募兵营那边儿,连验明正身再录入军档,折腾到现在,还没吃饭吧,一会儿全营开拔,也没时间起火做饭了,这些给你先垫巴一下。”</p>
徐虓和军官,刚准备转身离开,洪涛又叫住了他们,扔了两块玉米饼子和一块卤猪头肉,让徐虓先垫巴一下。</p>
“谢统领大人关心,吃完东西跑起来身子沉,也容易岔气儿,我下午的时候嚼了两个自己带的饼子,现在不饿。”</p>
“不愧是义县出名的好猎手。拿回去给你们伙头军的伍长,等这次回来,你们自己开个小灶儿,让他炖野菜汤时,把这些肉加进去,也算是大雪营给你这个新兵接风了。”</p>
徐虓没有再矫情,抱拳谢过洪涛后,和军官离开了洪涛的军帐。</p>
路上,军官告诉徐虓,洪涛也是义县人。前几天,将军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把家里快要出圈的年猪送了两头过来。</p>
一共四大扇猪肉和下水,洪将军分给其他各营三扇,给大雪营的兵将们炖了一扇肉和下水,四个猪头给大帅和其他几营主将送去了。洪将军自己就留了这么一块儿猪头肉,没想到还没等吃呢,就接到了大帅的密令,要去关外。</p>
徐虓想起在义县时,那些乡军的统领有什么吃的喝的,都是被窝里放屁——独吞。没想到在大雪营这里,却反过来了,主将竟然把好吃好喝的,都让给底下当兵的了。</p>
军官把徐虓带到了伙头军的军帐,把他交给伙头军的伍长‘冯渊’后,告辞离开。</p>
简单聊了几句,徐虓才知道,这个冯渊竟然是自己在募兵营遇到的那个冯大头的亲叔叔。</p>
伙长冯渊让徐虓把行李先放在营帐最靠里的铺位上,徐虓知道在军营里,最靠里的铺位都是军官和老兵的专位。因为那里离门远,背风又暖和。而新兵一般都是睡在靠门,风大的的位置。</p>
这大雪营和传闻里简直完全不一样;</p>
主将慈眉善目、和和气气。</p>
副统领面冷心热,关心下属。</p>
军官和士兵相处融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