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杨老是安外公(第2/3页)

作品:《医武行天下

妇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也许是周子源的一身装束引起了她的注意,不由问道:“请问你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p>

周子源说:“我是从铜鼎山里面的大山里过来,有要事请教杨老。”</p>

妇人这才上前将铁门打开,让周子源走了进来。</p>

周子源跟着妇人走入堂屋里,只见一位白发老人捧着一本黄黄颜色的古旧书,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妇人朝周子源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指了指旁边的长木板凳。周子源点了点头,便轻手轻脚地坐在长木板凳上。</p>

周子源坐着无聊,便用目光打量起这个堂屋来,堂屋的面积不小足有五十平米大,里面只摆着一张太师椅、一张四方桌、一张四方凳、一张宽宽的长木椅子,其余就是十几张长木板凳,堂屋里显得十分的宽敞,只是堂屋两面的墙上,钉了长长的五排木板子,上面摆着满满的书籍,尤其是中间的那排书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周子源从那一本本黄色的纸张上,看到了一股股扑面而来的古香之气。周子源心中暗自思忖:那一排绝对是杨老最器重的医学古籍,甚至有的一定还是孤本。</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周子源暗自在心中八卦了一阵后,又将眼睛扫向了堂屋正中,只见上面贴着一副对联:上联为:是乃仁术;下联则为:必为良医。周子源知道这个上联直取《孟子》语:无伤也,是乃仁术也。也就是指合于仁道的医术。而下联则是取自北宋范仲淹年少时所语: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这幅对联装帧得极好,尽显古朴之气,可见主人对这副对联极为看重。</p>

周子源对这副对联的书法十分的熟悉,这是典型的颜体字,颇具气势庄严雄浑之特点,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然而,在颜体字特点之中,却又将柳体字的潇洒飘逸揉入其中,就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特点,让周子源捕捉到了久违的熟悉感和亲切感。</p>

周子源刚满三岁外公就教他习武,闲暇之余,外公还教他练习毛笔字,足足跟在外公习练了三年,已将外公教的字体练得有些基础,后来到了铜鼎山后,二师父见他所习的字体颇具火候,就鼓励他一直习练下去,故而对于外公那种将颜柳字体融为一体的字迹十分熟悉,看到墙上的对联,周子源完全可以断定这是外公所写。</p>

于是,疾步走向对联旁边,十分仔细地又看了一遍后,神情激动地问道:“杨老,您这里怎么会有我外公所写的对联?”</p>

显然周子源的声音打乱了堂屋里的宁静,正在看书的杨老放下手中的书,抬头望向周子源神情严厉地问道:“小伙子,你刚才讲什么?”</p>

周子源蓦然一惊,这才从激动中冷静下来,连忙道歉道:“杨老对不起打扰您了,我太激动了,因为我看到了外公所写的对联。”</p>

杨老看到周子源正站在那幅对联前,也站起走到周子源的跟前指着对联说:“小伙子,你凭什么断定这幅对联是你外公所写。”</p>

周子源指着对联上的字说:“这种变异的颜体书法,雄浑之中溢满飘逸,圆厚之内饱含潇洒正是我外公所独创,普天之下,除了我再无传人,因此我可以断定这是我外公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