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天宁寺宝藏(第2/3页)
作品:《大明国贼》镇上的乡民从来遇到这么好的官军,纷纷牵来家中猪羊鸡鸭酒粮慰问,田承嗣见走不成了,只好下令就地扎营,至于乡民送来的肉类粮食,则再三吩咐手下的锦衣卫一律按市价上浮付银子,总之不能让乡民们吃亏。。。</p>
第二天大军离开的时候,十个侠客的坟墓前已经立好了木牌,上面没有侠客的姓名,只有他们的穿着和使用兵器的简单记录,方便他们的家人日后寻来认领尸骸,十个侠客墓的正中,则矗立着镇上石匠连夜雕刻完毕的石碑,上写:大明钦差锦衣卫指挥佥事田公承嗣义葬江南十大侠士,崇祯十五年五月二十日立。</p>
田承嗣看着那个石碑觉得怪怪的,倒像给自己立的墓碑一般,好在田承嗣毕竟来自后世的科技昌明时代,不算是一个太迷信的人,但仍然正儿八经的十个侠客都烧了一炷香,然后在乡民们的夹道欢送下,离开了这个位于沙市治下的无名小镇。</p>
一日后,锦衣卫大队人马中午就进入了荆州府府治江陵县境内,可是本应该前来迎接的荆州府知府凌退思及其属吏却并没有如意料般出现,马飙知道沔阳州早就通知过荆州府了,这凌退思不来自己也交不脱手,只好坚持把钦差大人送到江陵县城里去。</p>
心情有些郁闷的田承嗣倒也没有拒绝马飙的好意,锦衣卫继续向江陵城进发,马飙打马跟在田承嗣身侧,试探的问道:“田大人,卑职怀疑,这凌大人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p>
田承嗣也不知道这凌退思究竟出了什么幺蛾子,不过根据前世记忆凌退思此人来路不正,虽然是翰林出身,但暗地里还是已经覆灭的两湖龙沙帮的少帮主,当年弃武从文,刻苦攻读,就是为了回湖广地面为官,这些年也一直呆在荆州哪怕年年送礼也始终不挪窝,只为了找梁元帝的宝藏,自己此次以钦差大人的身份前来荆州,凌退思心怀疑虑想来也是正常的,毕竟梁元帝宝藏一事也是从南北朝起就传说了一千多年了,他在这边坐镇多年也并没有发生什么足以惊动锦衣卫的大事。</p>
田承嗣沉吟半晌倒也干脆,临时命令今日不进城了,直接就在江陵城南靠近天宁寺的地方扎营,一直到营帐搭好后,荆州府的王通判才带着五六个衙役赶到,田承嗣以多日行军身体疲劳为由,拒绝了王通判的求见请托,王通判觉得自己很冤,知府凌退思不知发什么疯突然装病,只好自己带着人在江陵城城门口迎接钦差,可倒好白辛苦一场,结果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p>
田承嗣不光不见王通判,还放出早就被军纪约束烦了的锦衣卫官兵在江陵城南耀武扬威,提着刀枪纵马嬉闹,吓得进出城门的商贾农人纷纷躲避,守城的乡兵也生怕是出了营啸,慌慌张张提前关了城门,于是江陵城南一时间城门封闭人烟断绝。</p>
天黑后用完晚膳,田承嗣率领着马贵、苏定军、牛成熊等百余锦衣卫亲兵潜入了天宁古寺,这建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天宁寺地处荒僻,又年久失修,近几十年间寺内也无庙祝和尚之类巡查守护。</p>
田承嗣让锦衣卫守住天宁寺外围,一有风吹草动格杀勿论,自己则和马贵、苏定军等十几个心腹点着火把进了天宁寺正中的大雄宝殿,田承嗣望着那尊面目慈祥的如来佛像,心说不出意外的话,梁元帝的宝藏的入口应该就在这如来佛像里。</p>
田承嗣抽出腰间的七宝削金刀,对着如来佛像肚腹当当当连砍三刀,佛像泥土纷纷剥落,但见下一刻佛像上一道道金光闪闪,马贵把火把凑近佛像细看,发现佛像里面竟然都是黄金。他忍不住叫道:“大金佛,都是黄金,都是黄金!”</p>
这座佛像高逾三丈,粗壮肥大,远超寻常佛像,如果通体竟是黄金铸成,少说也有五六万斤,那不是大宝藏是什么?马贵连忙用绣春刀砍削泥土,十几刀砍下去,也是露出了一大块黄金,苏定军这些人见状纷纷忍不住,贪心既起,准备一哄而上,上前帮忙。</p>
田承嗣见状重重咳嗽一声,说道:“好了,既然发现了这个大金佛,还怕跑了不成?现在我们人手不够,今天就到此为止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