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袁崇焕功过(第2/3页)
作品:《大明国贼》袁承志说道:“不,我不信,你们是在骗我。”</p>
温仪说道:“袁公子,难得你跟青儿兄弟情深,那我就再去问一下青儿,让你们兄弟见一面。”</p>
温仪说完就离开了帐篷,袁承志一时间倒是手足无措起来,不知道是跟温仪走呢,还是继续呆在帐篷里,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你可以先去选马,也可以在这里坐一会的。”</p>
袁承志犹豫了一会,还是回到刚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等待温仪的回话,田承嗣见此也不急,好整以暇的就这么陪着袁承志,袁承志的嘴动了动,不过并没有发出声来,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你有话但讲无妨。”</p>
袁承志说道:“田将军,我听说你一路上对百姓广有施舍,的确与一般的明军将领不一样,如果不是青弟非要杀你,本公子其实也不愿意与你为敌的。”</p>
田承嗣说道:“说起来本将军对尊师穆老前辈,以及华山派先贤风老前辈、令狐前辈一直都非常崇敬,如果因为袁公子的原因而开罪华山派,实在是本将军人生的一大遗憾啊。”</p>
听到田承嗣这么说,袁承志的脸色渐渐地缓和了一些,说道:“田将军,你之前既然说崇敬家父,相信朝廷官员也有人和你一样是认为家父蒙受千古奇冤的,可是为什么朝廷官员里竟然至今没有一人站出来替家父申冤昭雪,难道仅仅因为这是昏君崇祯钦定的御案吗?”</p>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你身为袁督师之子,自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的父亲完美无缺,这本无可厚非,不错,袁督师恐怕真是被冤枉的,这一点当朝诸公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不过袁督师也不是完人,从他练兵之日就种下被杀的祸根,这才最终导致令尊身死时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一人可怜同情他。”</p>
袁承志愤愤不平的道:“为什么?看来真是奸臣当道李广无功,碧血丹心武穆重现。”</p>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关于令尊袁督师平反昭雪之事,本将军其实也愿意尽绵薄之力,不过呢,当年皇上杀令尊,这其中也是自有皇上道理的,这一点还请袁公子能够明白。”</p>
袁承志说道:“那本公子就请教田将军的高论了。”</p>
田承嗣说道:“袁公子,令尊之事已经过了十多年了,本将军那时还小,当时的情形细节并不十分清楚,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亲身介入双方的厉害中去,也因此能够让本将军以一个非常公正、不偏不倚的中间人的角度看待令尊的冤案。”</p>
袁承志点点头没有接话,田承嗣说道:“首先呢,令尊当年对皇上的五年平辽承诺就是一大败笔,建虏自萨尔浒之后,连战连捷,克沈阳辽阳,败林丹汗收喀尔喀蒙古,击破镇服**,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大明分庭抗礼了,更何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怎么能够随便给战争定下时限呢?就是孙子吴起再生也不敢打这种包票,因此令尊五年平辽的承诺,说轻了是空言大话,说重了就是欺君之罪。”</p>
袁承志微微的点了一下头表示认可,其实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在山宗的老兄弟里也多有微词,埋怨袁崇焕大言喜功,因此这几句话袁承志还听得进去,田承嗣继续说道:“袁公子,这第二点嘛,正所谓性格决定成败,令尊在宁远大捷后行事可以说独断专行惯了,在辽东斩杀大将多人,特别是令尊杀了平辽将军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将军,毛将军其实和令尊一样也是持尚方剑的大将,与令尊互不隶属,纵使毛将军千般不对万般有错,也不是令尊有资格能够诛杀的。”</p>
袁承志说道:“田大人,你这句话却是错了,山宗的孙叔叔和我说过当年的事,这毛文龙啊,他身犯十二大罪状,我且说与你知晓: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六当斩;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九当斩;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这些难道不是毛文龙的取死的罪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