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巡抚卫景瑗(第2/3页)
作品:《大明国贼》历史上卫景瑗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渡黄河进军山西,攻陷太原、忻州、代州,宁武总兵周遇吉告急之时,卫景瑗要求姜镶派兵援助,而姜瓖则认为宁武关非可守之地拒不出兵,景瑗愤然斥姜镶误国,并倾囊得九百五十两黄金,发给将士准备出兵,以解宁武之围,但终因姜瓖等人阻挠手下军士未能成行,后来姜瓖在其弟姜瑄的劝说下,决意投奔大顺军,于是骗代王拿出库存银两、布匹犒赏将士,取得守城士卒对自己的信任。</p>
继又散布卫景瑗是陕西人早已与李自成暗中勾结,将要叛变投敌等流言蜚语,离间代王对景瑗的信任。加之永庆王射杀景瑗仆从,更加深了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又适逢景瑗患足疾,不能出外理事,于是大同军权被姜瓖独揽,姜镶以加强城防保卫为名在城门各派自己亲兵协助守城,等待时机以便迎大顺军入城。</p>
三月初一,大顺军兵临城下,姜瓖将永庆王射杀,迎大顺军入城,后骗卫景瑗议事,卫景瑗乘马而出,目睹满街大顺军,知道受骗,被大顺军执见李自成,卫景瑗不跪,据地而坐,大呼皇帝而哭,自成劝其投诚,并许以高官。景瑗道:“我是皇帝封授的官员,岂有投降做贼之理!”三日后,大顺军押着卫景瑗觐见李自成,李自成劝降不成,说叹息道“你真忠臣,我派车马送你回家吧。”卫景瑗道:“国破,哪有家可归,你快杀我。”李自成道:“我绝不杀你。”卫景瑗猛然以头碰阶石,血流满面,三月初六日,景瑗行至海会寺,南向皇帝哭拜,大呼“臣失封疆,死不尽罪,愿为厉鬼以报。”后与德祗、德敏二子及母诀别,于观音大殿前沐浴、整冠后,自缢而死。</p>
田承嗣认为卫景瑗这人太迂腐,可是大同总兵姜镶明摆着更是三姓家奴,还摆明了不给自己面子,那田承嗣只有呵呵笑一声选择跟卫景瑗合作了,“哈哈,下官久仰卫大人的风骨,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p>
卫景瑗听了田承嗣的话很是舒服,说道:“田大人,你战功彪炳,本府也很是佩服。”</p>
田承嗣笑道:“下官只是薄有微功,那及得上卫大人在大同镇赈济灾民活人无数的功劳啊!”</p>
卫景瑗面露得色说道:“田大人过誉了,来来来,本抚给你介绍,这位是副朱总兵(朱三乐)、户部督储郎中徐大人(徐有声)、山阴知县李大人(李倬)。”</p>
副总兵朱三乐、户部督储郎中徐有声、山阴知县李倬等官员士绅齐声作揖道:“见过田大人。”</p>
田承嗣跟大同官员士绅一一见礼,每个人都聊上几句话,丝毫都没有像此时京城的锦衣卫那般摆官架子,这让大同官员士绅见状不由得非常振奋,认为朝廷京师又出了个有担当肯做事的干吏了,大同士绅向锦衣卫送来牛一百头、猪一百头、羊两百只、美酒五百坛、大米麦子各一百担、草料一百车、礼盒一百多个,田承嗣除了牛和粮食之外,其他的物资都统统收下。</p>
卫景瑗见状大奇说道:“田大人,你这是何意啊?”</p>
田承嗣说道:“卫大人,听说山西遭灾,大同的灾情也非常严重,这牛和粮食还是留给大同百姓生产自救吧!”</p>
卫景瑗说道:“田大人,你有这个心意就行了,这一百头牛、两百担粮食实在是杯水车薪济不了事,田大人尽管收下就是,大同赈灾本抚自有安排。”</p>
田承嗣说道:“不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皇上非常关心山西灾情,下官身为外戚与国同休,也非常忧心大同镇的旱灾灾情,今日锦衣卫正巧途经大同镇,全体决意解囊赈灾,以皇上的名义向大同镇军民捐金银器白银十万两。”</p>
卫景瑗吃惊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田大人,你说是锦衣卫这次要捐十万两银子赈灾?”</p>
田承嗣做出禁语的手势说道:“卫大人到时只需说是皇上宫中所出就是了。”</p>
卫景瑗说道:“田大人公忠体国真让本抚敬佩啊,那本抚先代大同镇军民向皇上和田大人致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