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国之殇(第2/3页)

作品:《霸蜀

曹植将战旗**了最后一道拒马阵上,站在他身边的是三千多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的士卒。为了攻破这最后一道拒马阵,他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现在,除了那倒在地上呻吟的士卒和隐没在黑暗中的两千余骑,就只剩他身边的这三千多人。</p>

他已经油枯灯尽。</p>

可是曹植却没有退缩,更没有一丝颓丧,他揩去了脸上的血污,哑着嗓子大声的吟唱起来。</p>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p>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p>

这是屈原的《国殇》,是为数不多能在军中流行的歌谣,也是最贴合从军将士的歌谣。在后世人看来,这是典雅到拗口的文辞,可是在中古时代的军人看来,这首《国殇》却是他们的心声,不少人都能熟练的吟唱。此刻,听着曹植唱起这首《国殇》,所有会唱的人都跟着唱了起来。</p>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p>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p>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p>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p>

哼唱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随着旋律的激昂,魏军士卒的眼神亮了起来,腰杆挺了起来。他们不是在吟唱,而是在大声的吼叫,每吼一声,身体中的力量就多增加一分。他们聚集在曹植周围,一个个怒发冲冠,慷慨激昂。</p>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曹植举起战刀,厉声嘶吼:“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勇士们,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黄泉路上,得与诸君同行,植死而无憾!”</p>

一个虎贲郎举起了战刀,厉声长啸:“追随大王,死而无憾!”</p>

更多的魏军士卒举起武器,放声大笑:“死而无憾!”</p>

“跟我来!”曹植接过一面盾牌,举步向诸葛亮的中军杀去。</p>

“愿与大王共生死!”亲卫们吼叫着,抢上几步,冲到了曹植的前面。</p>

更多的士卒怒吼着,争先恐后的向诸葛亮的中军冲去。他们没有什么严整的阵形,只有一往无前的杀气。他们无视十倍于已的敌人,眼中只有曹植的身影,只有燃烧的火焰。</p>

诸葛亮从指挥台上站了起来,分开护在他身前的亲卫,走到台边,看着远处晃动的火把,沉默不语。他看不到曹植的面容,可是他能听到那熟悉的楚歌,他也知道这首《国殇》代表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