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再遇贾诩(第3/3页)
作品:《寒士谋》“主公,虽然吾不知是何处走漏了吾等欲要迁都的消息。但若吾猜得不错,这袭击潼关的兵马定不会多。最多就是一万人左右。若是吾等派出五万大军,出发前予他们立下军令状,让其背水一战,五日的时间,已是搓搓有余!”</p>
董卓连连呼出几口炙热的气息,双眸在不断地闪烁着光芒,最后强定心思,满脸黑沉地向李儒冷声问道。</p>
“如此,文优认为谁人能当得此大任!”</p>
“司隶校尉李催可当得大任!”</p>
“李催?他才能平庸,文优汝不是一直都不太看重他吗?”</p>
“李催确实平庸,但相国忘了,其麾下军司马贾诩,贾文和有着胜于吾十倍的才智!”</p>
“哦。若非文优提醒,本相国还几乎望了此人。竟然这个贾诩让文优如此推崇,其才智定是不低。好,便依文优之言,文优,汝这就下去传本相国口令,即日起派李催领五万兵马,凡是出军者皆要立下军令状,在五日之内,若不能攻取潼关,便全部抬头来见!!”</p>
“儒,领命!”</p>
李儒拱手作揖,向董卓施礼接令后,便转身快速离去。</p>
是夜,洛阳内一阵人马涌动,一支支神色严寒的兵马从洛阳大门疾奔而出。这些凉州将士,皆是立有军令状,就像是与死神定了契约,这五日内的战果,可关乎他们的性命。所以这些兵马皆是玩命疾奔,蜂拥浩荡地向潼关一带冲去。</p>
五万凉州大军,在李催的带领下,马不停蹄,脚不停步,一路少有歇息,直往潼关赶路。在二日后,终于赶到了潼关的山脚下。</p>
李催领兵下寨,让大军先是歇息,养精蓄锐,准备今夜的战事。</p>
在贾诩的帐内。</p>
李催和贾诩相对而坐,李催神色好似火烧眉头般那般紧张、焦急,与对面脸色不起丝毫涟漪,恬静的贾诩,形成鲜明的对比。</p>
“文和,如今我们皆是立有军令状,潼关我们非取不可。否则我们项上人头难保。还请文和不要再藏拙,为我出谋划策,夺这潼关!”</p>
“潼关地势险峻,而这支兵马竟能出其不意地将潼关谋取,想这领军之将,韬略不俗。而如今我们大军压关,我想其兵马并不多,而这领军之将也非是愚昧之人。所以他们绝不会贸然出击,只会据关而守。</p>
如此,我也无计可施。李将军,如今我们有五万大军,且将士皆立有军令状,背水一战又岂有不破之理?</p>
李将军尽管领军强攻,我会在一旁观察战况,若是有计可施时,我自然会出手。”</p>
听到贾诩愿意出手,李催顿时眼睛一亮,原本不安的心便是安稳下来。</p>
“当真!?“</p>
“事关吾命,若不出手,难不成等死乎?”</p>
贾诩一副理所当然的淡然表情,李催重重地点了点头,向贾诩甚是尊重地施一礼。</p>
“如此,吾在这里先是谢过文和了。”</p>
而贾诩却没有回应,闭起了眼睛,竟在闭目养神。而李催也无生气,站起了身子,离开了贾诩的帐篷,开始准备夜里战事的事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