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边兵疲弱的因由(第2/3页)
作品:《大唐虎贲》唐朝立足关中之后便采取了以关中战天下的国策军制,在关中秦川一代建立十二军府,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关中十二军。罗士信昔日负责训练的天节军就是其中之一,除天节军之外还有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袱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等等……</p>
大唐征伐,必调关中十二军,几乎可以说整个大唐江山绝大部分都是十二军打下来了,关中十二军的强弱能够直接代表着大唐王朝的战斗力几何。</p>
因为关中十二军过于强势,大唐军队的发展也向着关中十二军。一切优良的装备先满足关中十二军, 有赏赐先给关中十二军, 有荣耀也是关中十二军的。长此以往,关中十二军越来越强,而边军心底各种不平衡,也就丧失了因有的斗志。</p>
也造成了突厥大军一来, 边军龟缩着, 护着主要城镇不让突厥攻陷,而如狼似虎的关中十二军在李渊的调派下奔向了前线战场。</p>
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唐太过依赖十二军了。</p>
历史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李渊觉得天下大定,关中十二军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撤销了十二军建制。结果突厥大军袭来,唐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以至于将士慑惧,三军大骇,不敢与战。</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李世民不得不亲自率领玄甲军百骑掠阵,领着百人在突厥五万大军面前叫阵,鼓舞士气,这才逼退了突厥大军。</p>
李渊亦在此战后,恢复了十二军建制,足可见大唐对于关中十二军的依赖。</p>
因为罗士信的出现,李渊并没有撤销关中十二军,也不存在什么百骑掠阵的事件,但是大唐对于关中十二军的依赖是依旧的。</p>
这也是为什么边兵弱如绵羊的缘由所在。</p>
这一些都是罗士信经过一夜苦思想到的缘由,将这些对着薛永、苏定方细说。</p>
薛永、苏定方面面相觑,方才明白过来。</p>
“原来如此!”薛永颔首道:“大将军说的应当不错了,十二军过于强势,以至于边军的风头都让抢了过去,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军心不定,人心不在,长此以往,也就成了今日毫无上进心的边军。”</p>
苏定方接话道:“因为他们觉得就算是在努力,远在朝堂的陛下大将军也看不到,觉得朝中的文武都将重心放在十二军上,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他们越这样想,表现的越不经如人意,表现的越差,越得不到军人的一切。直接堕落成今日的边军,不知上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p>
“这样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持续发展下去,边军就要废了!”罗士信沉吟片刻,道:“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给我对症下药,将风气给我改过来。我会向上面申请一批全新的兵器铠甲,让所有兵卒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待遇是跟关中十二军一样的。至于你们两位,不管怎么样,先将军纪给我拉上来,让他们有一个军人样子。从最基本的抓起,时间我们有,就算是一群猪,我们也要把他们身上的膘给剐了,在贴上老虎的毛。至于让他们找回军人的荣耀,这一点我倒有些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你们留意一下。我相信所有边军中还是有可造之材的,还是有有怀才不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兵,将他们早出来,特别照顾,我有大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