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名将的价值(第1/3页)
作品:《大唐虎贲》第373章 名将的价值</p>
当前的局面正应对了一句话。</p>
胜利是给有准备的人的。</p>
为了打赢突厥,取得最后的胜利。</p>
不论是在朝堂上的李世民还是在前线的罗士信,都付出了不少,现在就是他们回收战果的时候。</p>
“射!”</p>
苏定方此时手中也拿着一张角弓弩,用劲的拉弓上弦,安装弩箭,也在尽着自己的一分力量……</p>
虽然他擅于用弓箭,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射距上。相对于弓箭而言,弩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p>
唐朝军中盛行的弓弩分为四种:耳熟能详的自然是伏远弩,除了伏远弩,还有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p>
时代在进步,科技自然亦是如此。汉时的强弩改良与秦国,唐朝的强弩也传承了前人的科技,加以改良,成为战场上杀敌的利器。伏远弩、擘张弩是弩手用的强弩,伏远弩威力最强,需要脚踏双手拉弦,方才能够上弦,臂力次之的还拉不上。擘张弩不需要脚踏,但也需双手猛力拉扯才能上弦劲射。</p>
这两种弩威力固然是强劲,实不能用于马战。</p>
角弓弩则是改良与秦汉时期弩骑兵所用的臂张弩,射程远威力大,最适合马战。</p>
臂张弩的存在也是给骑兵使用的,唐朝吸取了突厥骑兵的作战方式:突厥骑兵弓马娴熟,他们与敌交战之前,往往会在一箭之地先射箭雨,以乱敌阵型,然后掩杀而至取得胜算。农耕民族在这方面终究比不上游牧民族, 能够训练出一支骑术优秀的骑兵已经很不错了。让他们掌握骑射技巧, 着实强人所难。</p>
于是也就有了不一样的骑射,以强弩代替弓箭。强弩虽然构造复杂,制作繁杂,但学习使用却异常简单, 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耗苦功夫。</p>
在大唐一支骑兵队, 往往会在有一成骑兵持配备强弩,冲杀在最前线, 以强弩先一步获取战斗优势。</p>
但若罗士信这样, 将所有强弩聚集起来,组建成一支弩骑兵却是头一次。</p>
罗士信便是根据草原民族的依仗他们的风筝战术打消耗特别训练的, 反风筝打法。</p>
也因此杀的乌默是措手不及, 无从应对。</p>
“对,就这样!撤,看见没有!我们就当是遛狗, 溜着打……宁愿少放一箭,也别让他们追上!”苏定方控制着双方的距离,将放风筝的战术打法用到了极致,不断的以弩箭距离的优势,消耗着乌默的兵力。</p>
乌默看着身旁的兵卒,一点一点的给弩箭射杀,落下马背, 想死的心都有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活了大半辈子的自己会栽在自己最拿手最擅长的战术下。</p>
面对这个他用了几乎千百遍的打法,他竟然涌现出无计可施的感觉。</p>
他太了解这个战术了,这个战术因为距离优势, 被打的一方永远会处在被动的情况。</p>
别小看他们相隔的这一箭之地,上百步的间距。这个距离说长不长, 说短也不短。追的同时对面也一直再跑,而且还不时会有箭羽飞来限制速度。在同等情况之下, 追的一方想要跨越这百步间距,需要花费漫长的一段时间。往往等你追上了, 你的兵也消耗的差不多了。</p>
最让乌默难以接受的是对方的指挥表现的极为出色,将位子距离卡的非常好,始终保持者带着他们溜的趋势, 不快不慢。他若追得急, 对面跑得快,他若减下速度来, 对面的速度也会跟着减下来,至始至终都保持者弩箭的最有效射程。</p>
这一点让乌默有些泄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