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开启贞观王朝(第2/3页)

作品:《大唐虎贲

针对年号的选择,满朝文武是各抒己见什么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的都有。</p>

有人说“乾元”,有人提议“广德”也有人说是“至德”,各有各的一套,各有各的含义说法。</p>

罗士信实在忍不住,插嘴道:“不如就叫贞观……”他实在难以想象日后他人评价李世民创造的治世叫“广德之治”、“至德之治”、“乾元之治”是什么感觉,在他看来“贞观之治”就如文景之治、永乐盛世一样是无可代替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辉煌时代,改个别的名字实在让他无法接受。</p>

见李世民真的在考虑什么乾元、广德,生怕自己穿越产生的蝴蝶效应,让那不可琢磨的小翅膀将贞观王朝给扇没了。</p>

“贞观”两字一出罗士信之口,李世民眼中登时一亮,不知为何他对于这两个字特别有感觉。</p>

长孙无忌突然高呼道:“罗尚书这‘贞观’二字用的极好极妙,《易大传》中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谓以正道示人,用意深刻,用心良苦。”</p>

罗士信呆了一呆,有些傻眼了,但很快就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解释……天晓得“贞观”有什么含义,《易大传》是什么玩意他都不知道。《易经》他虽然没有看过,但却听过。《易大传》是哪里冒出来的?</p>

其实《易大传》就是《易经》的一部分。这《易经》又叫《周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所制八卦,二为周文王推演伏羲八卦而成的八八重叠六十四卦,三乃是孔子所做的传。《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罗士信文化程度不高,哪里会去看深奥难懂又用不到的《易经》?自然对于其中一无所知。</p>

长孙无忌饱读诗书,有文武之才,瞬间的看破了“贞观”的含义,他对李世民极为了解,知他依然心动,见风使舵的大声赞美。</p>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附和,赞许的点了点头,喂满朝文武道:“朕也钟意贞观,诸位卿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p>

这取年号本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思取得,李世民都直言他钟意了,自然没有反对的人。</p>

年号确定了下来,李世民也给了罗士信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年号取得很对胃口。</p>

罗士信偷笑,这功劳也赚的太容易了。</p>

这新皇即位之后,各种全新的任命也开始在一天天的颁布下来:首先自然毫无疑问的是皇后的人选。这一点原太子妃长孙氏是当之无愧的,至少在李世民心中他这辈子只认长孙氏一人,即便是长孙氏过世了,他也不允许任何人替代她的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