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风起(第2/3页)
作品:《君为下》“那修筑清河堤坝的银子,可是殿下批复了户部?”陈世昌紧接着问。</p>
“此亦是。”萧承钧不再看他,只是蹙眉看向龙椅上的淳德帝。</p>
“殿下可交代过清河县令修筑皇祠?”陈世昌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问着殿下今日可吃过肉饼一般。</p>
“吾从未听说过什么皇祠!”萧承钧的声音突然洪亮起来,沉稳的声音回荡在红柱盘龙的高梁大殿中,铿锵有力,震慑人心,旋即跪地道,“父皇,儿臣昨日方从静怡山回宫,实不知这是怎么回事!”</p>
淳德帝看着面色坦荡的太子,眼中带了几分疑惑。</p>
“那不如找清河县令前来对峙。”群臣中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却没敢站出来,大殿中一时有些骚乱。</p>
左相赵端向声音发出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再次垂目,不发一言。</p>
“启禀皇上,清河县令今早,已经死了。”刑部侍郎噗通一声跪了下来。</p>
骚动声顿时一滞,大殿再次回归死一般的沉寂,沈连这才轻轻舒了口气,目光阴沉地看了右相一眼。</p>
“怎么回事?”淳德帝蹙眉,清河县令死在这个时候,委实蹊跷。</p>
“启禀皇上,那清河县令乃是受刑过多而死的。”内侍省少监,也就是沈连的干儿子沈英,立时上前答道。</p>
内侍省设内侍监一人,正二品,少监二人,皆为正三品,都是有资格上朝的。沈连负责督办这件事,今早就由少监沈英前去提的犯人。</p>
朝堂上立时炸开了锅,清河一事左右丞相两派各有对策,只是清河县令死得如此突然除却早朝之前听刑部尚书急急告知了一句的右相陈世昌和始作俑者沈连,其余人都是半点不知晓的。</p>
“清河一案,再简单不过,缘何要对清河县令反复用刑,刑部就是这么办事吗?”吏部尚书杨又廷最是存不住话的,闻言立时上前质问。</p>
“怕是屈打成招的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说不定是杀人灭口。”</p>
……</p>
群臣议论纷纷,各说各有理。</p>
纪皇后的剑法着实高超,只是略懂剑术的楼璟应付起来颇为吃力,不过好在他有内家功夫,身形灵活,滑如泥鳅,纪酌也讨不到分毫的便宜。</p>
赤霄宝剑削铁如泥,自然比楼璟手中的剑要锋利许多,但每一次与之相撞,竟丝毫不会被压下去,纪酌不由暗自惊讶,这般情形,定然是使剑之人劲力在他之上。近二十年不曾遇到劲敌的皇后顿时来了兴致,不再是点到即止的比划,开始真正地比拼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