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未雨绸缪(第3/3页)

作品:《三国之无赖兵王

可他对敌人,却丝毫没有怜悯,更何况曾经祸乱中原的异族。</p>

一旦曹铄腾出手来,那些异族不被亡族灭种,也就是他们的造化了。</p>

“徐州还没拿下,公子就已经想到了要在淮南鼓励生育,放眼天下,远虑能如公子的,恐怕并没有几个。”庞统问道:“只是不知公子,除了补贴生养,还有什么法子?”</p>

“我打算到了淮南之后,找些人专门养羊、养牛、养狗。”曹铄说道:“谁家生了儿子,就奖励一条狗,一头牛,生了女儿,就奖励一只羊。另外再给些实质性的补贴,兴办民间教育,让百姓也能有书读……”</p>

“我觉得让百姓读书并不是好事。”庞统打断了曹铄。</p>

曹铄一愣,向他问道:“士元怎么这么说?”</p>

“百姓读书,民智大开。”庞统说道:“要想安邦定国,就不能让民智太开。只要让他们懂得种的地是谁给的,穿的衣是谁给的,吃的粮是谁给的,也就足够了!”</p>

“不开民智,怎么得人才?”曹铄问道。</p>

“人有聪慧愚钝之分。”庞统说道:“公子可令人去民间选些聪慧少年,给他们延请大儒,传授他们治国安邦的道理。等到这些人学成,公子麾下可用之人就会大为增多,哪需要让百姓全都开了民智?”</p>

曹铄很清楚庞统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p>

尤其是在君臣礼仪至上的汉朝,开化民智对统御天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p>

兴办教育不可取,除非他以后肯在这个时代大搞民主。</p>

然而在这个时代搞民主……</p>

曹铄想都没敢想过。</p>

百姓或许会拥戴,然而手握重权的那些人却会从中反对。</p>

跨越时代需求的去做一些事情,除了让他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并没有任何好处。</p>

点了点头,曹铄对庞统说道:“现在想这些还都太早,父亲来到徐州之前,我们要稳固所得,守住沛县、薛县和蕃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