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庆功宴(第2/3页)

作品:《三国之无赖兵王

曹恒没打算派出军队在前面探路,将军们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p>

跟着他返回关内,曹恒一眼就看见已经等在那里的杨阜。</p>

见曹恒回来,杨阜躬身深深一礼:“恭贺长公子旗开得胜。!”</p>

“杨刺史没有回去歇着?”见到杨阜,曹恒问道:“怎么在这里等着?”</p>

“长公子领着将士抵御羯人,身为刺史,我怎么可能随意离去?”杨阜回道:“我虽然不能帮着长公子什么,却也可以在这里恭候,为长公子唱功喝彩。”</p>

曹恒哈哈一笑,对杨阜说道:“我哪里需要什么唱功喝彩,先前离开雁门关的时候,我就对这里的军民承诺过,早晚还是要回来。如今我回来了,而且是率领数万大军回来,无非是应了我当初的承诺罢了。今日一战,我可以全胜破敌,说来说去还是杨刺史与守关将士们先前的功劳。要不是你们把羯人磨到了没什么战意,我又怎么可能胜的如此轻易?”</p>

“长公子还是像往日一样谦逊。”杨阜说道:“今日击破羯人,我是不是能为长公子还有将士们设宴庆功?”</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数万将士,杨刺史打算怎样设宴?”曹恒笑着问道。</p>

“酒宴好办,雁门关粮食并不缺少,我随意从府库中调拨一些,也是足够庆功之用。”杨阜回道:“只是需要长公子允诺,我才好那么做。”</p>

看向一旁的将军们,曹恒问道:“你们的意思怎么样?”</p>

将军们相互看着对方,都没有立刻回应。</p>

姜维和陆逊此时也下了关口,迎着曹恒等人走过来。</p>

俩人与曹恒见了礼,曹恒问他们:“刚才杨刺史说要为我们摆宴庆功,你俩认为怎样?”</p>

“敢问是摆宴只宴请长公子和我们,还是连同三军将士一并宴请了?”姜维向杨阜问了一句。</p>

“刚才我还和长公子说着,既然是庆功,当然是人越多越好。”杨阜回道:“我打算从府库调拨一些粮食,为三军将士庆功,也为长公子与诸位将军庆功。”</p>

“要是只宴请长公子和我们,那是绝对没有必要。”姜维说道:“领军击破羯人,是长公子与我们应当的职责。可要是连同三军将士一并宴请了,我倒是觉得可行。”</p>

他对曹恒说道:“长公子明鉴,将士们有今日一胜,理应给他们庆贺功劳。既然杨刺史有心这么做,还请长公子千万不要回绝。”</p>

“伯言怎么看?”曹恒又看向陆逊。</p>

与姜维在城头上争执了好些时候,陆逊与他之间的矛盾,仅仅只是集中在曹恒的身上。</p>

说起摆宴为将士们庆功,陆逊和姜维的看法倒是没什么出入。</p>

他对曹恒说道:“回长公子话,我和伯约看法相似,既然杨刺史有心为将士们庆功,又何必回绝了他的好意?”</p>

俩人都在劝说曹恒答应庆功,杨阜目光里涌动着期待。</p>

他看着曹恒,生怕提议被他一口回绝。</p>

听了姜维和陆逊的说法,曹恒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伯约和伯言都认为可行,我要是再回绝了杨刺史的好意,岂不是不懂人情世故?”</p>

他对杨阜说道:“还请杨刺史前去准备,今天晚上,我将与将士们一同庆贺功劳。”</p>

“多谢长公子成全。”得到了曹恒的首肯,杨阜躬身一个大礼,随后告退离去,准备为大军庆贺功劳去了。</p>

目送杨阜离开,曹恒向姜维和陆逊问道:“伯约、伯言看到刚才的厮杀了?”</p>

“看见了。”姜维回道:“长公子勇武过人,绝非一般人可比,我和伯言看的也是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冲出关口,追随长公子杀敌。”</p>

“和你们说过,没有外人的时候,只管称呼我表字就好。”曹恒对众人说道:“我们一路赶来,不仅将士们辛苦,就连你们也是被折腾的不轻。今天晚上,借着庆功的机会,我要和你们多饮几杯。”</p>

“长公子没打算尽快追击羯人?”陆逊问了一句。</p>

“当然有这样的打算。”曹恒说道:“只不过我打算让将士们好好休整一下,然后再去追击敌人。伯约早先和我说过,将士们太过疲惫,必定是无法在沙场上全力以赴。我寻思着确实是有道理,既然今天我们获取了一场大胜,又何必在意早一些或者晚一些追击羯人?与其立刻出关,让将士们耗尽体力心力,还不如先把追击的事情往后按一按,趁着庆功的机会,先好好休整一场,等到缓解了疲惫,再随同我出征不迟。”</p>

姜维和陆逊等人彼此看了一眼,姜维说道:“长公子有这样的心思,将士们必定感念好处。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今晚我们就陪着长公子不醉无归!”</p>

*******************************************</p>

曹恒带来的将士足有五万五千人。</p>

先前的一场厮杀,羯人损失巨大,而他率领的将士们以又备攻无备,只有数百人受伤,并没有一例死亡。</p>

以无死亡的代价斩杀了三四千羯人,虽然比早先守卫雁门关的时候战绩差了许多,却还是给雁门关军民极大的鼓舞。</p>

杨阜从府库调拨来了不少肉食和美酒,当天晚上,酒宴就在雁门关内的空地上举办。</p>

参加酒宴的不仅只有曹铄带来的将士,还有原先镇守雁门关的将士以及曾经协同防御的百姓们。</p>

空地上点满了篝火,每一团篝火的旁边,都有着十多个人正围坐在那里说话。</p>

雁门关的军民对曹恒当然是赞口不绝。</p>

追随他打了一仗,获取一场大胜的将士们,也是认同了曹恒的领军能力。</p>

每一个人都在称赞着曹恒,就连那些平日里喜欢吹嘘的人,也舍弃了吹嘘自己,而把所有的赞誉之词都送给了曹恒。</p>

离关口不远的一团篝火旁,曹恒和将军们围坐成一圈,杨阜则陪在他的身旁。</p>

“长公子如今在将士和百姓心目中已经是有了绝高的地位。”杨阜对曹恒说道:“我在守卫雁门关的时候,就时常听见将士和百姓们谈论,倘若守关的是长公子而不是我,羯人绝对不敢轻易来犯。即便他们来了,每次也不会讨到任何好处,只能是灰溜溜的逃走。”</p>

“将士和百姓们对我是太过信任了。”曹恒淡然一笑,对杨阜说道:“他们说什么,其实杨刺史也不用放在心上。人在对一些人盲目崇拜的时候,总是会认为这些人无所不能。其实我有多少本事,杨刺史难道还不清楚?”</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清楚,当然清楚。”杨阜回道:“自从我认得长公子,就没见公子领军有过败仗,当然清楚公子的能耐。”</p>

曹恒本来是想要杨阜把话说的客观一些,却没想到他居然冒出了这么一句。</p>

不过转念一想,杨阜说的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p>

自从杨阜认得他,他确实没有打过一场败仗。</p>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指望杨阜说出什么所谓“客观”的话来?</p>

“算了。”曹恒笑着摆了摆手:“我看杨刺史也是说不出什么与众不同的话,想要从你这里总结一些经验教训,应该是不指望了。”</p>

“我当然可以从长公子身上总结出经验教训。”杨阜一本正经的说道:“与长公子领军守关相比,我先前守关的法子简直是错误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有可取之处。我回想了一下,果然还是长公子更懂得用兵之道。”</p>

杨阜嘴上在说总结经验教训,实际上却是明明白白的拍了曹恒一个马屁。</p>

曹恒满头黑线不说,姜维等人也都是面面相觑,感觉插不上嘴。</p>

“几位将军这次来到雁门关,应该没有带着美姬侍女。”曹恒懒得再理他,杨阜岔开了话题,向姜维等人问了一句。</p>

“我们是来打仗的,带着美姬侍女做什么?”曹恒没好气的问了一句。</p>

“打仗是要有的,可男人怎么能没了女人?”杨阜说道:“沙场上,兵刃是要戳进敌军躯体,而在房中,男人也是要把兵刃刺入女人的身躯。”</p>

“杨刺史。”曹恒赶紧打断了他:“多日不见,你说话是越来越不像个样子了。”</p>

“我说话向来是这个样子。”杨阜抱拳对曹恒说道:“长公子与将军们没有带来美姬侍女,我家中倒是养了一些。那些美姬都是我不曾染指过的,今晚每位将军那里送上一位,怎样?”</p>

“我那里就不必了。”姜维回道:“美姬而已,我们平日里也是不缺。要是因为女人而耽搁了作战,才真的是惹下了不小的麻烦。”</p>

其他将军也纷纷回绝。</p>

本来是打算利用赠送美姬,再和曹恒与众将军把关系拉的近一些,没想到居然被一口回绝,杨阜多少有些失望。</p>

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对将军们说道:“男人身边,无论何时都是不能缺了女人,尤其是眼下将士们应该还需要修整,趁着这些日子,将军们要是再不好好逍遥几天,一旦到了关外,可就只有羯人美女可以享用。”</p>

姜维等人很是尴尬的咧嘴一笑。</p>

曹恒说道:“杨刺史说的确实也没什么过错,诸位将年不妨美人身边留下一位美姬。”</p>

“长公子那里我也会送去一位。”杨阜对曹恒说道:“这些美姬长公子与将军们享用之后,等到大军得胜回程,我会让她们也随同着返回洛阳。”</p>

杨阜一次送出这么多美姬,曹恒不解的问道:“杨刺史,你家中究竟有多少美姬?我怎么觉着好似永不枯竭什么时候都送不完一样?”</p>

“这回送了,多半也就是送完了。”杨阜有些尴尬的嘿嘿一笑:“当今世上,谁家中不会豢养一些美姬?我只是以往收罗了一些,养在后宅也没有机会染指。与其养着她们,倒不如送给长公子和将军们。”</p>

曹恒在和杨阜说话的时候,刻意观察了一下将军们的反应。</p>

虽然每位将军都没有特别的表露出什么,可他们也没有再表示不愿要那些美姬作陪。</p>

可见男人天生对女人有着原始的渴望。</p>

能够拥有美艳女人的时候,是没有几个男人会真的愿意回绝……</p>

众人围着篝火,每个人面前摆放了一张小矮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