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1章真正是个响亮的耳光(第2/3页)

作品:《三国之无赖兵王

“他要十万,我们给二十万,如此人情,难道他不会记着?”卫泱说道:“此时正是两位兄长与他拉近关系的绝佳时机,倘若两位兄长就此错过,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p>

“我拿十万吊,你俩再凑出十万吊,五弟晚些时候给他送去。”卫懿说道:“拿出这些钱不是为他,而是为了卫家以后能和望月楼在经营上时常往来。”</p>

“还是二哥看的明白。”卫泱朝卫懿拱了拱手,又得意的看了卫宁一眼。</p>

在卫家的时候,卫宁始终不待见卫玉,如今却要拿出钱财,助他阵型望月楼,虽然不得不做,心底却不太乐意。</p>

卫泱偏偏这时又说了一句:“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我们也不要耽搁,今晚就把钱给送去,也可以让他看到我们的情义。”</p>

提出当天晚上就把钱给送过去,卫泱其实也是担心夜长梦多。</p>

卫懿和卫宁要是回去再多商量一回,说不定又会反悔。</p>

要是他们此时答应了,晚些时候即便想要反悔,嘴上也一定不肯说出口。</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资助望月楼的事,也就这么办成了。</p>

当天晚上,曹铄还在书房里翻看着河套与西凉的地图,邓展在门外说了句:“主公,长公子和二公子来了。”</p>

“让他们进来。”曹恒和曹毅这个时候过来,曹铄知道,他们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说,于是吩咐了一句。</p>

曹恒和曹毅走了进来,向曹铄躬身一礼。</p>

“你俩这么晚来见我,有什么事要说?”曹铄抬头看向两个儿子。</p>

“父亲,其实我是刚得到消息,卫家打算资助望月楼。”曹恒说道:“他们今晚送了好些铜钱去望月楼,具体数目不是很清楚……”</p>

“二十万吊。”曹铄说道:“不止如此,卫玉本来想从民间向百姓借款,因为有了二十万吊,他怕是要打消了念头。”</p>

“卫玉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曹恒错愕:“向民间借款,岂不是从百姓手中拿钱?”</p>

“就是这个道理。”曹铄说道:“如今大魏的百姓手中,多半是有些闲钱。百姓不是商贾,他们手中有钱只能放在家里。很多人认为把钱存着是最稳妥的。卫玉肯给他们好处,把他们的钱拿到望月楼一用。如此一来,望月楼有了钱,百姓的钱也比放在家里更加稳妥,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p>

“父亲好像很认同他的法子。”曹恒说道:“二弟刚才在我那里,得到这个消息,我俩一并过来告知父亲。没想到父亲却是什么都知道了。”</p>

“别忘记火舞是做什么的。”曹铄说道:“这个世上,只要我想知道的事情,还没有哪样真的能够瞒过去。”</p>

“父亲说的是。”曹恒和曹毅一同应了。</p>

“白天我问卫玉有什么想法,他还说没有。想必当时是认为想法不稳妥,因此才不肯和我说。”曹铄说道:“卫家给他送了钱过去,手里有了钱,他也有了底气,想法也该有了。”</p>

“要不……”曹恒问道:“我和二弟过去看一看,打探一下他究竟有什么盘算。”</p>

“你俩过去,他应该会把盘算说出来。”曹铄说道:“此时天色已晚,你俩到街市上也不要逗留太久。长安虽然太平,你俩毕竟是大魏公子,夜间在街市上闲走,总是太招惹是非。”</p>

“父亲放心,我俩明白了。”曹恒和曹毅躬身应了。</p>

兄弟俩离开曹铄的书房,曹毅小声向曹恒问道:“父亲怎么如此谨慎,我俩是大魏公子,应该不会有人敢于对我们不利才是……”</p>

“会不会有人和有没有人敢,是两种不同的说法。”曹恒说道:“天下初定,父亲还没有登基。长安城内会不会有心怀不轨的人,可还说不清楚。父亲提醒,也是为了我俩着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