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4章把他们打回对岸去(第2/3页)

作品:《三国之无赖兵王

战场上出现了十分奇怪的现象,人数数倍于魏军和呼厨泉麾下匈奴勇士的左谷蠡王部众,居然被压缩成了一团,虽然奋起反击,却还是被数量远远少于他们的敌人团团包围。</p>

在匈奴人之中冲杀了好几个来回,文鸯已经是浑身血污。</p>

他挥舞着兵器,始终冲杀在最前面,极大的鼓舞了魏军将士。</p>

魏军将士呐喊着,向匈奴人发起一次次猛攻,把包围圈一再缩小。</p>

呼厨泉率领的匈奴勇士,见魏军杀的勇猛,士气也是攀升到了极限。</p>

白渠北岸的战场,上演着一幕颠覆世人认知的场景。</p>

人数众多的匈奴人,在文鸯和呼厨泉率领的将士们围攻下,居然开始往南岸撤退。</p>

匈奴人搭建的浮桥并不是很宽。</p>

他们从南岸过来的时候,魏军和呼厨泉都没有加以阻止,因此还算顺利。</p>

当匈奴人在北岸作战不利,想要撤回南岸的时候,却面临着文鸯与呼厨泉的夹击。</p>

左谷蠡王所部匈奴人后撤,呼厨泉和文鸯却没打算轻易放他们离开。</p>

面对两支人**夹击,往南岸撤走的匈奴人神色凄惶,都恨不能肩膀上长出一双翅膀飞过白渠。</p>

涌上浮桥的匈奴人相互推挤着,不少人被推到了水里。</p>

白渠虽然名为渠,却也要比一般的护城河还要宽些。</p>

匈奴人常年生活在干燥的北方,很少有懂得水性的。</p>

掉落在水中,很多匈奴人扑腾着想要爬上浮桥,却因为完全不懂水性和过于慌乱,而呛了不少水,最终沉默到水底。</p>

岸边上,一些没能冲杀到最前面的匈奴勇士和魏军将士,张开长弓朝着挤满了匈奴人的浮桥发射箭矢。</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要是在平时,箭矢能带来的杀伤也是有限。</p>

此时的匈奴人只想着怎样尽快逃到对岸,根本也没心思考虑如何御敌,几乎每支箭矢都能射杀一名匈奴人。</p>

岸边箭如雨下,浮桥上的人相互推挤,水里则是有着不少从浮桥掉落的匈奴人扑腾起水花。</p>

战斗终于临近尾声,虽然勇武过人,文鸯还是累到喘息粗重。</p>

驻马望着浮桥上正在逃离的匈奴人,他嘴角浮起一抹浅浅的笑容。</p>

呼厨泉来到他的身旁,拱手说道:“多谢文将军出兵援助。要不是将军出兵及时,我和麾下勇士怕是没有几个人能活着离开战场。”</p>

“大单于不必多礼。”文鸯朝他微微一笑:“太子派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协助大单于。主要功劳是归大单于的,可小功劳也得分一些给我和将士们。”</p>

“要不是将军,别说功劳,我怕是连性命都没有了。”呼厨泉说道:“将军看得上这些功劳,我一并奉送了也是应该。”</p>

“功劳可不是指望别人送的。”文鸯回道:“该是大单于的,我一样也不会讨来。”</p>

指向正在往南岸撤走的匈奴人,文鸯向呼厨泉问道:“左谷蠡王正在后撤,大单于认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p>

“出征之前,太子曾与我说过。”呼厨泉回道:“只要把左谷蠡王击退到南岸,就不用再理会他们,用不了多久,他不是选择投降,就是选择撤军。一旦他撤走,我们再渡过白渠尾随追击,必定可把他们给全歼在成乐附近。”</p>

同样的话,其实曹恒也曾对文鸯说过。</p>

询问呼厨泉,文鸯无非是想知道他对曹恒下达的命令是怎样的态度。</p>

呼厨泉提到曹恒,神态十分恭敬。</p>

文鸯当然也就不会再多说什么。</p>

他只是点了点头,对呼厨泉说道:“既然太子已经给大单于下了命令,那就依照太子的军令去办好了。”</p>

渡过白渠,左谷蠡王本以为可以顺理成章的向前推进,哪想到居然被呼厨泉和文鸯赶了回来。</p>

仓促逃回南岸,他下令让匈奴人守住岸边,不得让魏军和呼厨泉率领的匈奴勇士找到机会攻过南岸。</p>

后撤的途中,匈奴人损失可是不小。</p>

退到南岸,遭受了巨大损失的匈奴人还是心有余悸,虽然分派了人马守住岸边,每一个才从鬼门关逃出来的匈奴人都还是心有余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