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流民(第3/3页)

作品:《华鼎

话音刚落,那男子磕头谢恩道:“谢都尉大人大恩大德。”</p>

顿时,数百号流民也跟着山呼道“谢都尉大人大恩大德。”</p>

两人看着这些流民和维持秩序的麻青镇人,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他们都看得出来经过这一幕这些流民暂时稳定了下来,以后怎么样就看刘峰的手段了。</p>

退出人群后,他们带着护卫向镇里进发。</p>

※※※</p>

麻青镇,都尉府。</p>

书房里的刘峰,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看着郭逢春和李从煜交上来的报告。</p>

李从煜的内容大致按照等级来做,壮丁一人二亩地,妇孺一人分一亩,司吏和普通士兵一人分四亩,典吏和伍长一人分六亩,令吏和伙长一人分十亩,九品官一人分二十亩,大致需要一万六千亩地。</p>

这**,一个麻青镇的土地全部分出去都不够,难怪这天下要乱,而且若不是番薯神器,就这么点土地连吃饱都做不到,想来“我大清”还不是一无是处。</p>

那么流民该怎么办,刘峰升起一个疑问,然后继续往下看。</p>

刘峰看到了李从煜的办法,流民也是大致按这样分配,只是在税收方面与麻青镇百姓有所不同,第一年流民税收达到五成,而麻青镇民则为四成,之后两年都为三成,从第四年开始田税为两成。</p>

思考了很长时间,刘峰也接受了这个方案,为了收拢人心他不可能让流民刚来就和麻青镇一个待遇,但是从长远来看,待遇不同这就是隐患,故而短期执行的策略也还是可以的。</p>

按照这种分田方法,四镇至少可以让三万百姓有地可种,若是梯田法大规模推广后,还能更多。</p>

放下李从煜的分田令,刘峰拿起一旁的郭逢春交上来的征兵报告。</p>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大人,府外有个姓孙的人要见您。”</p>

刘峰闻言一怔,姓孙,我不是和他们决裂了么,转而有想到也不一定就是孙家人。</p>

“让他们去大堂等我。”</p>

“是,大人”</p>

都尉府,大堂。</p>

吴艺兰和孙名流坐在椅子上喝着侍从泡的茶,一边互相交谈,等待着刘峰。</p>

孙名流也被麻青镇的一切给震惊到了,他对麻青镇的第一印像就是两个字“干净”,不仅是街道干净,还有在这里每个百姓都是干净整洁,没有他所见那些“污民”怪味。</p>

额,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刘峰也很是受不了这些百姓不爱干净,于是他在镇里开了不少公共浴室,当然浴室很简单,每人只有一桶热水的那种,将其承包给了几个老者,算是解决老人的部分工作。</p>

而且他还开了几家理发店,这世界虽然也有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的说法,但是由于儒家并未独大,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力就弱了不少,有不少百姓为了方便干活而自己剪头,故而刘峰推行时倒没有太多阻力。</p>

剪发他没有强制,但是洗澡他规定没人至少每五天洗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