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辽东之殇(第2/3页)

作品:《大明军工帝国

因为没有钱赈灾,灾民造反;因为没有钱发粮饷,军队哗变;因为没有钱支持边军,边军战斗力持续下降,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崩溃。而明朝的财政危机就始于辽东,始于后金入侵,始于一年高过一年的辽东军费。</p>

后金入侵辽东始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在此之前,大明虽然说不上有多富裕,但百姓的日子还是过的蛮不错的,这点在一些民间章回体小说的侧面描写就能看出来。</p>

像有本演义里记述道:大明传至万历,不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鸭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价不**?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算是花销大的了。还有那些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到晚上还可吃些酒,醉醺醺的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拱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过的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p>

在后金入侵辽东以前,明朝的军队也不弱,像平定鞑靼人勃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抗击丰臣秀吉入侵的**之役,平定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还有持续了十多年的明缅之战,明军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p>

但自从后金入侵以后,情况完全变了,大明每年花费在辽东的军费逐渐递增,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辽东军费就已经达到三百万两,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辽东的军费已经升至恐怖的九百万两!</p>

那时候明朝一年的税赋才两千余万两,除去官员的俸禄、朝廷的日常开销、其他军队的粮饷根本就凑不出如此多的军费,是以拖饷、欠饷日益严重,各方面支出都无以为继,导致了后面的饥民造反、军队哗变,装备缺乏,边军战力持续下降,整个大明无力支撑,最后轰然倒塌。</p>

财政这个伤口之深,可以说直接要了明朝的老命。</p>

大明之耻,耻在那些懦弱、无能、窝里乱斗甚至是直接投降后金的将领。</p>

萨尔浒大战中明军南路主将李如柏行动迟缓,贻误战机,后金未对他动用一兵一卒,他却率两万多明军仓皇逃窜,结果导致自相践踏,死伤一千余人,可耻!</p>

而后,又有辽东巡抚王化贞,纸上谈兵,不顾实际情况,鼓吹反攻后金,当后金兵至,他却丢弃广宁不战而逃,可耻!</p>

当然,他们还不是最可耻的,后面更有明朝大将洪承畴、祖大寿兵败被俘,屈膝投降满清,以致辽东全线失守,这两人更可耻。</p>

要说到最无耻,当数清初的四大藩王,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四个人可以说无耻之尤,不但率军投降满清,还助满清攻打明军,尤其平西王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还作为清军的先驱,率军攻打南明,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皇帝,最后亲手将其绞死,汉奸做到如此程度,可以说千古以来,无人能匹,可耻,可耻,可耻啊!</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大明之辱,辱在被后金以奴欺主,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只是大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一个卫所指挥使,像他这样的内外卫所指挥使,明朝总共有329个,而且卫所指挥使上面还有都指挥使、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可以说他只是明朝的一个中层武将。</p>

虽然他后面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但那是女真部落总人口才一百来万,就算全民皆兵,能集合起来的青壮男子也不过十余万。而此时的大明,人口上亿,光正规军就不下百万,可以说两者完全就不在一个等级!</p>

如果在萨尔浒大战之前有人说后金能战胜大明,那绝对会被人认为是神经错乱,开什么玩笑,一百万对一万万,战胜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对手,可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