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3页)
作品:《大明官》姚谦先是道喜:“当然是恭贺方公子高中会元来的!”</p>
方应物倒更希望是送钱来的,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你们商家也说无利不起早, 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p>
姚先生也哈哈笑了笑,“经过几年工夫,如今本书坊的时文选集可以发卖到多数省份了, 眼下今科会试完毕,又可以出新的时文集子,你我要再接再厉,必须抢在别人前头做成。所以这抄试卷出来的事情还是要劳烦方公子,分成比照上次如何?”</p>
上次忠义书坊能出八股文选集,还是方应物托了刘棉花的人情,才能从礼部库房里把两三百中式试卷抄一份出来。这次当然更不成问题, 而且新任礼部尚书周洪谟还当了方应物的媒人角色。</p>
这都是细水长流的钱财,如此方应物便一口答应下来。有那么一瞬间,方应物想到自己如今也是会元身份,抬抬价也不是不可以,但又一想, 以如今这身份谈钱太没品了,所以就仍默认按照过去的分成比例。</p>
姚谦又问道:“有文章选集, 仍须有人点评,如此才相得益彰凑成书籍。方公子有意做点评之人否?”</p>
方应物愣了愣, 从商业角度,这是不错的噱头, 绝对促进销量,但是......他断然拒绝道:“这不好,我与诸君都是同榜同年, 我怎么可以随便评论别人文章好坏?”</p>
“方公子谦虚了, 如果不愿也就作罢了。不过这次选集的卷首仍然要加上你的那首《明日歌》,当初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作者, 现在很多人回过头来,猛然发现这首诗的作者竟然是新科会元,一下子便众口传颂了,我看传遍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p>
方应物笑而不语,当初不就是抱着这个扬名的目的么?如此励志、主旋律、又琅琅上口的诗词,如今又加上了会元的传奇色彩,不流行起来才怪,只怕很多望子成龙的父亲都会抄一遍挂在儿子的书房罢?</p>
这就是潜移默化中的名望啊,想象一下,若干年后有后生晚辈拜见自己时,客套一句:“方前辈,晚生被你的明日歌激励长大的......”</p>
姚谦忽然继续问道:“不过方公子有没有兴趣把自己的文章编纂成集,出书发卖?毕竟你是新科会元,应当有不少锐意上进的士子愿意研磨你的文章。”</p>
方应物大汗,摆手道:“在下不求此虚名了。”他对自己的八股文实在缺乏自信,偶然一篇还可称为古朴,但看得多了,未免就让人觉得辞藻贫乏,单调乏味。</p>
姚先生本来以为这个提议毫无问题,却没料到方应物拒绝,他很是惊讶。在他心里,方应物还是挺喜欢追求名声的,结集出书可谓名声钱财两得,怎么方应物好像避之不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