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一点误会(第2/3页)

作品:《大明官

这种情况下, 与刘珝互为犄角的吏部尚书尹旻自然不是首辅万安的菜, 多年来万首辅始终想换掉尹旻。</p>

但是,同为大学士的刘珝从中掣肘, 又加上尹旻这吏部尚书本身也很有实力, 故而万安贵为首辅却始终奈何不得尹旻,或者说奈何不了刘珝加尹旻的**同盟,不能完全掌控吏部。</p>

可吏部衙门实在要害, 万首辅又不能不上心,这时候文选司郎中穆文才自然就是万首辅非常需要的人才了,在万首辅眼里的重要性远超一般人。</p>

而遵照“最大”和“最需要”的原则,在穆文才眼里,最值得投靠的人便是首辅万安了,两个巴掌一拍就响,对此万首辅当然也极其欢迎。有了穆文才之后, 万首辅便在吏部扎下了很深的钉子。</p>

只不过此事很低调,外人并不清楚,惟有吏部尚书尹旻从内部一些迹象上略略有些觉察,但还没有太多反应。何况尹天官目前志向在于入阁,暂且懒得和穆文才较真。</p>

首辅万安罢免不了有大学士刘珝撑腰的天官尹旻, 但天官尹旻也罢免不了有首辅力挺的文选司郎中穆文才......于是在吏部小范围内形成了诡异的**平衡。</p>

至于当日穆文才对方清之的恶劣对待,肯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也不是闲得无聊欺负人,原因主要有两条:</p>

一是穆文才奉首辅万安指示, 要对东宫太子一派的官员进行打压,方清之作为标志性人物自然正当其冲。只是没想到, 方应物竟然是如此的难缠,让事态发展完全失控。</p>

二是穆文才下决心投靠万首辅之后,再面对已经没落的方家, 特别是因为座师而交结的方应物, 要下意识的表现出刻意冷淡和疏远,象征着自己与过去决裂, 以此讨好万首辅。</p>

因而穆大人知道,关于项成贤所问的问题,事实正确的答案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否认与尹尚书有关,不承认是尹尚书指使自己。但是之后呢?</p>

事实正确和**正确完全是两回事......</p>

假如他否认与尹尚书有关,那么接下来只有两种后果了:一是责任全由自己承担,否认有人指使自己。那么自己将面对御史的疯狂弹劾,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自己的位置将摇摇欲坠,万首辅都不见得能保住自己。</p>

二是被人挖出来自己与万首辅的关系(这种事瞒不住的),然后被认为是万首辅指使自己迫害忠良。最后将万首辅拖下水,而且以万首辅的性子必然要迁怒于自己办事不利,惹祸上门。</p>